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刘少奇论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
文建龙
来源 : 《党史资料与研究》2013年第4期 09:38:34
 
 
    摘要: 刘少奇对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有过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他认为,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密切的关系;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事关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事关党的事业的成败。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需要党员干部经过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工作,还需要注意策略和工作方法。同时,也要反对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两种错误倾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刘少奇;党群关系
 
    党群关系,即政党与群众的关系。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刘少奇对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有过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学习刘少奇关于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的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党风建设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建立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和群众的关系。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要求“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2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和“反围剿”的残酷斗争中,党同群众血肉相连,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群众路线。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在谈及筹款工作时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开始含义比较明确地使用“群众路线”的概念。此后,毛泽东等许多同志论述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群众路线被推广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和白区秘密工作中。20世纪30年代,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集团对内实施法西斯主义,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入侵处消极态度,“在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以后,国民党当局又依然继续其‘九一八’以来所实行的错误政策,进行了妥协和退让,压制了爱国军队的积极性,压制了爱国人民的救国运动。”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及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急需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以挽救民族危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刘少奇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对正确建立党与群众的关系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
  (一)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需要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如刘少奇所说:“灾难深重的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必须获得解放。百余年来中国人民争求解放斗争的经验证明: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解放,不能在任何其他阶级的领导之下获得,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才能获得。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就是解放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而无产阶级为了要实现自己对于全体人民的革命领导,就必须有自己的政党,必须有自己的参谋部。因为只有无产阶级的政党,才能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才能认清敌人,认清朋友,认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规定出革命所应该达到的目标,以及达此目标所应采取的道路和步骤,而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与革命政策,并组织全体人民的革命队伍,去实行有计划的斗争。”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赢得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拥护,壮大人民的力量。“工农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基本力量。没有广大工农群众的热烈参加和积极拥护,统一战线是不能有力树立起来的,革命是不能胜利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的密切的关系。它必须在各方面,首先在政治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人民群众,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然后先锋队才能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否则,先锋队是完全可能脱离人民群众的。而先锋队如果脱离人民群众,就不能成其为人民的先锋队,就不独不能实现它解放人民群众的任务,而且有直接被敌人消灭的危险。”
  (二)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事关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1937年5月,正是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重大进展之时,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又成为摆在党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有过惨痛的教训,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党内仍然存在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对此,刘少奇指出:“有人因为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革命性估计不正确,对无产阶级力量估计不足,就说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他们认为,中国革命目前还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所以革命的领导者‘当然’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目前阶段中只能帮助资产阶级革命,待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完成以后,无产阶级再来进行自己的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这种思想已使一九二七年的大革命失败了,在以后还要危害革命的。”刘少奇认为,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不能因为资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动摇和叛变引起统一战线的内部危机而拒绝民族统一战线,相反地,而是要积极参加到统一战线中,要“在长期的工作中去克服与战胜这种危险,中心的问题,就是无产阶级争取领导权的问题。”但是,要建立与加强无产阶级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无产阶级必须组织成坚强的独立的力量,因为“只有自己力量的不断加强,才更能团聚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力量到自己的周围来,才能使自己受到各方面的尊重,而成为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坚。”而要实现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就要巩固与扩大党的组织,加强与扩大红军,巩固苏维埃政权,建立强有力的工会,“加强与扩大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群众的政治影响和组织工作。这些,就成为十分必要的工作”。“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是我们党同国民党争夺领导权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事关党的事业的成败
    能否正确建立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要密切联系群众,前提就是要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这是执行好、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彻底的群众路线来自于正确建立起党和群众的关系。而能否正确建立起党和群众的关系,就要看广大党员和党的干部有没有正确的群众观点。刘少奇说:“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我们同志有了这些观点,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有正确的群众观点,有马列主义、无产阶级的立场,再加上正确的工作方法,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就是理顺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否则,党的群众路线就执行不好,贯彻不彻底或贯彻不下去,就会犯错误。刘少奇指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的路线,就是要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的路线。”我们党是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也在群众。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当群众还未自觉的时候不善于启发和等待他们,“而冒冒失失地率领少数积极分子前进,我们就会脱离群众,我们就要失败。”党的事业就要失败。
  二、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要经过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工作
  对于一个先进政党来说,意识到要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问题则在于:如何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对此,刘少奇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出了全面的回答。他认为,要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既需要党员成为群众的领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工作。
  (一)党员成为群众的领袖才能够组织和领导千百万群众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和农民占了群众中的绝大部分,而尤其以农民的数量为多。广大农民文化程度极低,对国家大事真正有比较了解的人并不多。正如刘少奇所指出的:“有些农村的农民还不了解民族危机的严重,他们还斤斤于自己日常的经济要求。”这种情况自然会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工作,对党的群众工作干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的同志忽视这个特殊情形,到这个农村去号召农民来举行反日游行与组织救国会,那就会成为空谈。”可见,时代环境对于党员成为群众的领袖,是有着诸多不利因素的。而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客观上又要求广大人民群众都行动起来,投入到民族革命的战场。这在事实上又要求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地自觉地担负起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的历史使命。1937年8月,毛泽东针对全国抗战的形势特别是国民党政府“以为单纯的政府抗战便可以战胜日寇”的想法,呼吁:“今后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单纯的政府抗战只能取得某些个别的胜利,要彻底地战胜日寇是不可能的。只有全民族的抗战才能彻底地战胜日寇。”早在这一年的5月,刘少奇就指出:“为了争取与组织千百万群众在党的领导之下进入民族革命的战场,我们必须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党是群众的领袖,群众的先锋队”,党员应该成为群众的领袖。只有这样,才能组织和领导千百万群众进入民族革命的战场,为民族解放事业做贡献。“我们在群众中的党员是否成为群众的领袖(不是他自己认定自己是群众的领袖,而是群众认定他是他们的领袖),那完全不是由于法律的规定,不是由于党的任命”,而是要在革命实践中经过艰苦锻炼形成。
  (二)党员要做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工作
  刘少奇认为,要成为群众的领袖,需要我们的党员做到“能够了解群众,能够牺牲自己,最忠实地为群众的利益而斗争,能够说服群众,能够在长期的斗争中证明我们同志的主张是正确的。”“要使群众认定我们党、我们的同志是他们的领袖,并自愿地跟随我们去进行决死的斗争,就需要我们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工作过程。”刘少奇这样说,是有充分的依据的。第一,党员了解群众需要有一个过程。中国共产党是由人民群众中最先进、最有觉悟的一部分组成;它完全是为着人民群众的,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中枢和核心力量。对于党内同志来说,这是没有疑义的。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应该落实在具体的行动里。因此,就需要它的党员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切身利益。而处在不同情况下的群众,其愿望、要求和切身利益等并不都是一样的。作为党员来说,尽快了解群众的一切是其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但这种事情毕竟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党员干部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有一个过程。第二,为群众的利益牺牲自己需要长期的党性锻炼才能做到。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它要求党员在群众中应当最有觉悟、最积极、最能吃苦耐劳和冲锋在前,甚至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牺牲自己。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要做到这些,都是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和坚持党性锻炼的结果,并非天生就能如此。第三,最忠实地为群众的利益而斗争是长期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看来,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党要求党员时时关注人民的利益并忠实地为之奋斗,这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四,说服群众需要过程。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但中国共产党还要引导人民群众前进,还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群众的成分是复杂的,群众个体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他们可能对党的先进理论和方针政策有不理解甚至误解的地方,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这无疑也需要一个过程。第五,在群众中证明党的主张正确需要过程。人民群众是党的革命事业的主体,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赖以生存的基础。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但同时,党需要群众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主张。这就需要党员在群众中证明党的主张正确,只有让群众了解党的主张正确了,群众才会相信党,才会自觉自愿地跟党走。这无疑也需要过程。第六,使群众自愿接受党的政治主张需要过程。让群众相信党是一回事,让群众自愿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则是另一回事。从相信党到自愿接受党的政治主张,这中间是有不少距离的。这种情况需要党员干部向群众做耐心的解释和引导工作。这也需要过程。总之,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需要党员在群众中做长期艰苦和正确的争取工作。否则,是不可能正确建立起党和群众的关系的。
  三、正确建立党和群众关系的策略和工作方法
  刘少奇认为,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需要讲究策略和工作方法。“必须分别清楚领导党组织和领导群众的方法根本不同,党内工作方法和群众工作方法根本不同。如果我们的同志对于这些问题没有清楚的实际的了解,那我们就不要去幻想组织和领导千百万群众。”“必须学习在各种环境下领导群众的艺术。”
  (一)使群众自愿地接受党的政治主张
  中国共产党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把群众组织起来,朝着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和目标迈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群众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即使党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由于不了解或由于敌对实力的煽动等原因,群众也不一定就接受党的政治主张。用强迫命令的办法要求群众接受党的政治主张,肯定是行不通的。要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绝对不能采用强迫命令的办法,否则,不仅不能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反而会将群众推向敌对势力一边。所以刘少奇说:“我们不是在组织上直接要求群众服从党的指挥,要求群众团体接受党的命令,而是要使群众自愿地接受党的政治主张。”
  (二)尊重群众团体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和群众的民主权利
  刘少奇认为,在建立党和群众关系问题上,我们不能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但是,“我们要求群众接受党的政治主张”。党的政治主张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时候,才能变为物质的力量。刘少奇认为,在要求群众接受党的政治主张的同时,“我们要尊重群众团体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和意见。”他说:“国民党侮辱群众,不尊重群众的权利,命令和压迫群众。而我们则同国民党相反,群众就自然愿意亲近我们,抛弃国民党人,而举我们的同志为领袖。”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采用国民党的那套做法是没有前途的。
     (三)当党的主张只有少数人赞成时,我们在行动上要服从群众多数,在主张上则保留自己的意见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因为,探求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开拓的过程,需要克服陈旧思维和种种阻力,这需要超越大众的某些素质,比如智力、学识、创造力、意志力、机遇,等等。所以,在接近真理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新事物、新思想、新发现,都是最开始由少数人带来,而不可能是大多数人一起掌握。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党的主张很可能不为群众所接受。面对这种情况,刘少奇认为,“当着我们的主张只有少数人赞成时,我们在行动上要服从群众的多数,在主张上则保留我们的意见。”而“当我们是多数时,方能要求反对我们的少数服从我们的意见。”
  (四)以群众中一员的资格在群众中出现
  在刘少奇看来,要正确建立党与群众的关系,就绝不能脱离群众。他指出:“先锋队如果不用正确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去领导人民群众,……那就要脱离人民群众。”那些“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对人民群众负责,不相信群众是自己解放自己,而站在人民群众之上,去代替群众斗争,恩赐群众解放,命令群众行动”等等做法,都是脱离群众的,不正确的。“我们的一切,都依靠于、决定于人民群众的自觉与自动,不依靠于群众的自觉与自动,我们将一事无成,费力不讨好。”刘少奇认为,党员和群众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以群众中的一员的资格,在群众中出现,提出主张和办法,使群众自愿地接受,自动地跟着我们行动,而不是以共产党员或者自命为领袖的资格去命令和指挥群众。”
  四、正确建立党和群众关系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刘少奇认为,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命令主义。这是一种违反群众的意愿,只凭强迫命令办事的领导作风,其主要表现在:不顾客观实际情况和群众的觉悟程度,依靠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问题,并采取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群众接受违背他们意向或他们尚未明了的事情。命令主义违背党的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破坏党同群众的关系,这是需要必须坚决反对并克服的。刘少奇指出:“有这样一些同志,他只要求群众服从他,而他可以不服从群众,不尊重群众;他甚至强迫群众,命令群众,包办一切,取消群众团体的独立性,破坏群众团体的民主原则。这种错误,大大地妨害争取和团结广大群众在我们党的周围。”“这种倾向,是要严重地脱离人民群众的,并会引起群众对于他们、以致对于党发生怨恨。”
  一种是尾巴主义。这是一种放弃对群众的领导,迎合落后分子的错误意见的思想和行为。当进行某一项革命或建设任务的条件已经成熟,群众的觉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领导者却对客观形势估计不足,把一部分落后群众的意见当作广大群众的意见,因而做了落后分子的尾巴,落在群众的后面,失去对群众的领导作用,这就是尾巴主义。刘少奇认为,正确建立党和群众的关系,不仅要反对命令主义,还要反对尾巴主义。他说:“另一种错误,是作群众的尾巴。当着群众拒绝我们的正确意见时,我们就悲观失望,表示没有办法,不去耐心地进行说服工作,解释我们的主张,启发群众的觉悟,反而接受群众的错误思想,作群众的尾巴。”“这种倾向,是要使我们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因为人民群众并不需要这样的人来领导自己。”
 
(作者单位:上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8、406页。
③《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2页。
⑤刘少奇等著:《论群众路线》,新民主出版社1949年版,第2页。
⑥⑦⑧⑨⑩《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1-52、344、47-48、48、47页。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