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苏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学习交流会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召开,各县级市、区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市级党史教育基地负责人共80人参会。苏州市委党史工办主任、苏州革命博物馆馆长徐海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苏州市委党史工办副主任张秀芹作《全市党史教育基地工作报告》,并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题作专题讲座。常熟市、吴江区、相城区党史部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代表交流发言,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苏州烈士陵园、铁铃关战斗史迹陈列代表党史教育基地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目前苏州市一共有58家市级党史教育基地,覆盖全市各个县级市、区,其中蕴含的红色资源,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州的奋斗历程,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进一步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真正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打造生动鲜活的党史课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凝聚力量,是下一步工作要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会议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在六个方面提质升级。一是加强保护建设管理,属地党史部门和基地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履职尽责,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强化党的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工作,守好安全底线。二是提升展览展示水平,要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着力打造高质量精品展陈,生动传播红色文化。三是加大研究阐释力度,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党史部门要积极服务于基地相关的研究工作,做好审读把关,把牢正确方向,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四是强化教育引导功能,要结合基地自身特色,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党史教育资源,开展“节日里的党史教育”,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载体,积极开展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线上和线下一体推进,不断扩大宣传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五是配强基地人才队伍,针对文物保护、展览设计、宣传策划、技术保障、讲解接待等方面,培育一批年轻态、专业强的队伍,以优秀人才焕发党史教育基地生命力。六是健全交流互鉴机制,汲取彼此智慧和经验,形成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创造更多交流、观摩、培训机会,以基地工作为抓手,更好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