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省委党史工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制度,整合资源要素,推动科研与资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精品意识,在科研工作上下“实”功夫。坚持把精品意识贯穿科研工作全过程,制定《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科研工作办法(试行)》,对科研工作的目标定位、组织职责、项目管理、科研经费、学术规范、成果运用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提升科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打造精品科研成果提供制度保障。积极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宣传专项引导资金申报工作,报送《雨花英烈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动画片《一群小好汉》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党史文献资料征集利用与宣传》3个项目并全部获得立项,立项数量为近年来最多。联合盐城市委举办“传承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座谈会,邀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军事科学院、复旦大学有关领导专家,上海、浙江、安徽党史部门负责同志和新四军将领亲属代表共40余人参加会议,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强化大局意识,在资政研究上下“真”功夫。坚持“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大局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资政研究。全年形成《把江苏建设成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扬地》《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新四军加强纪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成效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等10篇资政报告,在《新华日报》《江苏通讯》《江苏党史研究内参》刊登,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探索“党史+”资政模式,借助省级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多方发力、共同答题,切实提高资政研究报告精准性、时效性。总结历年来资政研究工作经验,形成《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资政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制度性成果,对资政研究组织职责、课题管理、成果运用等加以规范,推动资政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创新意识,在信息化建设上下“硬”功夫。坚持守正创新、勇于探索实践,积极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制定《关于加强全省党史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党史资料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要求。抢抓数字中国建设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高标准建设“江苏省党史资料数据中心”,通过运用OCR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为全省各级党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提供集党史资料查询、数据资源管理、红色场馆展示和在线研究协作平台,实现党史资料的广泛收集、完备存储、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在全国党史系统率先出台江苏省《党史资料数据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对党史资料的编目、采集、标引等工作流程进行规范统一,填补相关领域省级规范空白,为全国各地党史资料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省委党史工办 科研规划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