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著出版《小康社会思想与苏州实践》一书。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在序言中指出:“回顾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及其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苏州的实践,对于我们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中国梦”的苏州篇章,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宏大战略构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经过多次调研、思索后逐步形成的,尤其是1983年2月6日至9日邓小平在苏州的所见所闻,让小康社会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成为一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这标志着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小康社会理论基本形成。30多年来,苏州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试验田”,在小康社会思想的指引下,坚持抢抓机遇,努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小康社会建设水平。
值此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组织编撰《小康社会思想与苏州实践》一书,回顾梳理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与苏州之间的渊源关系,真实描述“两个率先”在苏州的实践进程,既是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具体举措,也是对苏州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系统总结。内容第一部分概述苏州整体发展状况,叙述了小康理论与苏州的渊源、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苏州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效、苏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鲜明特点及小康社会思想在苏州成功实践的几点启示;第二部分分述苏州各市、区小康社会建设情况,其中部分市、区未对小康社会建设展开全面描述,而是突出记述了各自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独具特色之处。全书共计20万字,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