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党史资料与研究》2010年第1期论文精选
 
来源 :  10:58:15
江苏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
 
常 浩 如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被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称作“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其高速度增长、大规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向社会提供丰富商品的巨大能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迅速崛起,不仅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对全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苏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江苏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乡镇企业发达是江苏经济的一大优势,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这些在市场化改革中不断壮大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中,始终保持市场调节的运作方式,不断完善富有活力的企业机制,逐步优化各级政府的支持体系,在促使农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也为江苏经济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从而带动了江苏经济的腾飞。
    乡镇企业是广大农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乡镇企业作为早先带有浓郁的泥土芬芳、具有明显乡村地域含义的“草根工业”,起步和兴起时在“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口号下,“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民生活必需品,农民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其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局限在农村区域经济小循环之中。乡镇企业突破“三就地”束缚,大力发展城乡经济联合和横向经济联合,凭着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四万”精神,跨越了农村地域界限和行政区域界线,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使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外贸出口为主,突出引进外资,突破境外投资,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不断迈上新台阶,使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入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江苏在乡镇企业发展和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一、扶持、引导、支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对发展乡镇企业,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和各地党政领导始终给予了高度关心和高度重视。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更是把发展乡镇企业放在执政兴省战略高度,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省委、省政府积极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对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者实行扶持和适当发展的政策;在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提出了“县县发展工业,乡乡举办工厂,社社积极参加”的口号,大力发展“社队工业”。70年代,文革结束,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江苏省委、省政府结合江苏实际,明确江苏农村必须实行农副工结合发展的战略,并及时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促成了江苏社队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在随后的调整、整顿期间,省委、省政府正确应对“社队工业‘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议论,给江苏社队工业的干部群众以很大的鼓舞,从而保证了社队企业工作主动而有序地进行。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时对全省社队企业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工作作出部署,并相继在全省推广无锡堰桥乡乡镇工业实行“一包三改”的经验、吴江县铜锣镇:“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的资产经营责任制和宿迁(今宿豫)县耿车乡以户办、联户办企业为主体,以乡村企业为骨干,“四个轮子”一齐转的“耿车模式”,推动江苏乡镇企业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80年代中期,国家出台一系列治理整顿措施,实行新一轮经济调整,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紧要关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乡镇企业要重建新的优势、走出新的路子,号召乡镇企业更新观念,苦练内功,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横向联合,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发表,江苏乡镇企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乡镇企业走上了以提高运行质量与经济效益为重点的超常规、跳跃式快速发展轨道。到90年代末,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和多种严重困难,省委、省政府引导全省乡镇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实施产权制度的大面积改革改制,“集体为主”所有制转变改制为产权关系明晰的多元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新格局,探索出了一系列体制创新、率先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正如1998年江泽民在考察江苏乡镇企业时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江苏农村发展变化说明,这也是一条成功之路。”
    进入新世纪,中共江苏省委提出了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这一宏伟目标指引下,江苏的乡镇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率先发展,迈开了新的步伐。
     二、大胆解放思想,坚持改革方向
     乡镇企业的最初发端就是大胆思想解放、敢于冲破种种束缚的产物,此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过程,思想解放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乡镇企业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大解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如果思想不解放,乡镇企业就得不到发展。同时,江苏乡镇企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从根本上说还得益于坚持改革。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全省乡镇企业普遍实行以定人员、定产值、定利润、定分配、定资金加奖励为主要内容的“五定一奖”责任制。80年代初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验,大力推广无锡县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进入90年代,在大力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吴江县铜锣镇实行“生产要素承包,资产滚动增值”经营责任制和无锡县东亭镇“一调、二改、三提高”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灵活的机制。1993年后,在乡镇工业企业中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创新,使得乡村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股份化,规模型的集团(公司)企业不断涌现。同时,也促进了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江苏社队企业的大发展吹来了强劲东风。1979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一次颁发的关于社队企业的完整文件。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逐步提高社队企业的收入占公社三级经济收入的比重。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宜于在农村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对社队企业的产、供、销要采取各种形式,同各级国民经济计划相衔接,以保障供销渠道能畅通无阻。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出台的上述改革方针和举措,结合江苏省情和农村实际及时予以贯彻,进一步明确江苏农村必须实行农副工结合发展的战略思想,并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政策法规。如将农村手工业合作社纳入社队企业范围,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技术协作,省政府再次拨款5000万元,扶持苏北薄弱地区建立一批骨干企业,给予更多的新办社队企业减免税照顾,开始注意加强社队企业的管理工作。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1982年,苏州地区部分县借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社队工业中进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试点,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社队企业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责任制,有的企业可以试行经理(厂长)承包责任制。江苏省政府随即对社队企业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工作作了部署。同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批转了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关于社队企业实行和完善经营责任制的意见》。到1983年底,在全省57497个独立核算的社队企业中,实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占94.1%。江苏省社队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收到明显成效。但是,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还须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尤其是干部任用制度、工人录用制度和工资制度的配套改革。在这个过程中省委重点总结推广了无锡县堰桥公社社办服装厂“一包三改”的经验。1983年2月,堰桥公社推行了包括承包经营、企业干部聘用制、工人合同制、工资浮动制、报酬奖罚制、干部退休保养制、老工人退职制、招工考试制、技术培训制和农业联产承包制等10项改革措施。当年,全乡社队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55.30%、72.80%和74.50%。1984年初,堰桥公社的做法被概括为“一包三改”。“一包”,就是对所有社队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三改”,就是改干部任命制为选聘制,改固定工制为合同工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1984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了无锡堰桥乡乡镇工业“一包三改”的经验,当年,全省有50701个企业实行“一包三改”,占乡镇企业总数的71.20%,1985年底达到95%以上。江苏省乡镇企业以“一包三改”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是改革开放初期经营机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有效地实现了政企分开,使乡镇企业责权利结合,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和分配单位,这就调动了承包者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管理素质和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三、善于抢抓机遇,敢于趁势而上
    在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中,江苏省委看到了广大农民群众要求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强烈愿望,看到了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新的途径,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敢于冲破束缚,大胆进行改革,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江苏实际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使之正确地反映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善于抓住发展乡镇企业的机遇。江苏乡镇企业70年代的“早”,80年代的“多”,90年代的“大”,都是善于抓机遇的结果。在全省经济发展的几次重大机遇中,乡镇企业都唱了主角。乡镇企业发展不可能直线前进,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全国经济大局的影响和制约,市场需要又是千变万化,江苏乡镇企业无论发展或者调整,都注意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衔接,注意市场调查分析论证,注意企业自身特点,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掌握适度的规模与速度,保证乡镇企业稳步健康发展,做到趁势而上。
    江苏优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为社队企业在江苏农村较早萌芽、较快发展提供了条件。江苏省尤其是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水陆交通便利,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群众商品经济意识较强,劳动力整体素质较高,又紧靠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接受工业辐射和转移比较便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期间,有一大批上海及其他大中城市的工人下放、退休到农村,为发展乡镇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条件。此外“文革”期间,城市的厂矿企业“停产闹革命”,造成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严重匮乏,也为社队工业拾遗补缺,发展生产带来机遇。
    1984年至1988年,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飞跃时期,但是在加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物价波动较大,通货膨胀加剧,重复建设严重,经济发展过热。1988年夏季,在经济秩序特别是流通秩序的混乱状况没有得到扭转的情况下,中央宣布放开大部分商品价格,实行价格“闯关”。但这一决策未能充分考虑国家、企业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结果诱发全国性抢购风潮,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为扭转严峻的经济形势,9月,中央进行经济调整,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治理整顿的措施,压缩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强对物价的调控和管理,整顿经济生活特别是流通领域中的各种混乱现象。以往的调整,大多是调整国营和大集体企业,这次是全社会的调整,乡镇企业也在调整范围之列。
    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头。据当时苏南一些地方的调查,江苏乡镇企业大约有三分之一不怕风吹雨打,三分之一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过去,还有三分之一可能破产倒闭。面对严峻的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省委、省政府提出乡镇企业要重建新的优势,走出新的路子,重申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号召乡镇企业更新观念,努力在观念上实现新的转变,即:从注重产值增长转向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从外延扩大为主转向内涵挖潜为主;从粗放经营为主转向集约经营为主;从负债经营为主转向自我积累为主;从内向型经济为主转为内外向结合型发展。根据中央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关键是调整经济结构的精神,省委把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投资结构、信贷结构放到突出的位置,引导乡镇企业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积累水平,通过租赁、兼并与横向联合、参加企业集团等形式渡过难关。省委还牢牢抓住治理整顿期间中央对沿海地区“网开一面”的有利时机,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生产出口创汇产品,发展“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改造和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治理整顿三年的1988年至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抓住机遇,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强化企业管理,狠抓技术进步,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前进。1989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078.41亿元,在全国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外贸出口交货额超过50亿元,成为外向型经济的生力军。另一方面,经过战略上的调整,江苏乡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全省乡村两级工业总产值上亿元的乡422个;年产值超500万元的工业企业已有6017个,实现产值797.82亿元,占全省乡村工业产值的53.9%;乡镇企业出口产品金额达153.53亿元,是1986年的8.5倍。1991年与1988年相比,乡镇企业个数减少了1.46万个,但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了1211.28亿元,比1988年增长了389.86亿元,增长了47%;横向比较,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超过50亿的县、市有15个,江苏省占9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的乡镇有8个,江苏省占2个;有9个村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江苏省占3个。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732.58亿元,外贸出口交货额156.53亿元,乡村工业利税总额47.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74%、46.85%和9.63%。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高度评价了乡镇企业的功绩,下半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乡镇企业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为加快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在认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江苏乡镇企业狠抓机遇,走上了以抓外向型经济、抓第三产业和提高运行质量与经济效益为重点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到1995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8705亿元,乡镇工业产值达8035亿元,乡镇工业增加值达1494亿元,乡镇工业利税总额330亿元,外贸出口交货额1439.2亿元,特别是在全省工业经济总量中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为全省经济上大台阶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解决乡镇工业技术低下、装备落后、管理粗放、人才短缺等“先天不足”的问题,江苏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乡镇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不断增加投入,更新改造物质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在上世纪80年代,全省乡镇工业普遍进行1~2次设备更新。进入90年代后,从国外引进先进工艺、先进设备,进行新一轮更新改造,乡镇工业的技术装备普遍升级换代。主动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强技术合作,增强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为加大智力开发力度,提高职工的素质,选送一大批青年职工进大专院校学习,对广大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推进科技进步的有力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了乡镇企业在面临各种形势、各种困难、各种竞争、各种挑战时,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江苏省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进程中,较早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早在1981年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时,江苏乡镇企业就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拉开了技术改造的序幕。1984年,江苏全省乡镇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在50万元以上的,就有126项,投资总额达1.57亿元。全省乡镇企业从15个国家和地区引进纺织、轻工、机械加工等方面的设备113项,用汇4100多万美元。1985年完成引进项目102项,用汇和利用外资6500多万美元,一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乡镇企业因此实现了“跳跃式”发展,成为省内甚至国内某些行业拥有第一流设备的先进企业,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于技术的进步,1985年,全省乡镇企业的实力在服从国家宏观控制的形势下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总产值达到409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356.95亿元,比1984年增长57.77%,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五、造就企业家队伍,培育新型农民
    江苏乡镇工业经营管理者,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环境和计划外市场经济的磨炼。改革开放后,各地高度重视乡镇工业企业厂长(经理)队伍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委托大专院校开设各种大专学历的专业证书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各级中央党校以短期培训和讲座形式,不断提高企业厂长(经理)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在大专院校设置专业班,为乡镇工业企业代培管理技术骨干。一批乡镇工业企业厂长(经理)成为知识型、外向型的现代企业家。许多优秀企业家当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正是这样一批企业家把江苏乡镇工业从一个发展高潮推向又一个发展高潮。同时,建设新农村最关键和最核心的是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也是形成新农村建设内生机制的重要前提。从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看,乡镇企业正是适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大学校”,乡镇企业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民传统观念和精神面貌。特别是涌现出来的一批新型企业家,他们既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又有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意识和本领,不仅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六、立足协调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根据农村实行政社分开、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实际情况,同意将“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并将乡镇企业定义为“社(乡)队(村)举办的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江苏省委、省政府认识到,由于全省各地的情况不同,发展乡镇企业不能只抓乡村两级集体企业,还要抓好生产队、专业户和各种形式的联合体;也不能只抓工业,还要抓好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其他服务业,因而明确提出了“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的方针,带领干部群众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当地优势,积极探索苏北发展乡镇企业的路子。苏北各地干部群众立足本地自然、劳力和智力资源,广开门路,扬长补短,量力而行,从小项目抓起,用“滚雪球”的办法,逐步发展壮大。他们突破乡镇只能兴办集体企业的框框,多层次地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提倡群众集资联办合作企业,并扶持指导家庭办企业。各地充分发挥本地能工巧匠作用,重视培养技术力量,同时,实行开放政策,以优惠条件吸引苏南及其他先进地区来苏北开发资源,兴办企业。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从资金、税收和贷款上加大对苏北的扶持。1984年,省财政拨款3000万元扶持苏北发展乡镇企业,省政府给予苏北地区新办乡镇企业免征3年工商所得税的优惠,还组织苏南各地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对苏北进行对口支援,大力促进全省乡镇企业的协调发展。
    江苏乡镇工业在“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同时,走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从而更好地实现乡镇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和加快建设小城镇,将传统小集镇建设成为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大力推进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和联合。城市工业将易于在农村加工的产业、产品转移给乡镇工业,腾出场地,集中人力、财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通过组建企业集团等形式,实现城乡工业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江苏乡镇企业在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同时,也有力地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依托。一是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工业,并出现了为工业生产和职工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于是大量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并不断聚居,形成了小城镇。二是乡镇企业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了众多的专业市场和块状经济。随着专业市场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又带动了农村人口的集中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农村小城镇建设。
    七、多元混合在体制创新中率先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告别“短缺经济”,出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乡镇企业的严重弱点在经营困境下进一步显露,工业生产增幅明显回落。在严重困难的压力下,经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苏南放手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大面积改革改制,“集体为主”所有制转变改制为产权关系明晰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江苏尤其是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了以往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新格局。
    私营个体企业快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前,江苏农村偏重集体企业的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使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私营个体企业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是营造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各地各级政府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浓厚氛围。其次是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放宽私营个体经济市场准入领域,明确提出“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生产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要向个体私营经济放开;凡是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都要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大胆进入,减少前置审查审批,简化审批程序等等,私营个体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大改善。政策环境的改善,大大调动了各地发展私营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据统计,到2001年底,江苏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五市,乡镇企业所有制构成中,私营个体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2.65%,年末人数占64.91%,增加值占54.39%。而1995年私营个体企业(户办、联户办企业)数、年末人数、增加值分别占全部乡镇企业的73.40%、11.02%、4.01%。
    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增长因素。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迅速形成了全面开放的局面,乡镇企业在招商引资上又是走在了前面,外商投资迅猛增加。以苏南为例,至2001年底,苏南五市乡镇企业与外商、中国港澳台商共同兴办的合资合作企业达到3199家,职工34.7万人,累计投资额78.25亿美元,其中客商投资49.75亿美元,乡镇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6.65亿元,增加值183.48亿元,占苏南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11.04%。
    股份制经济迅速壮大。乡镇企业在进行产权转让、拍卖的产权制度改革中,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01年底,苏南五市乡镇企业中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到15571家,从业人数85.15万人,资金总额285.49亿元,企业总资产1242.76亿元,实现增加值379.94亿元,占全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22.85%。
    投资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2001年江苏苏南五市乡镇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34亿元,其中企业自有资金占58.73%,外商投资占24.78%,银行信用社贷款占9.29%。私营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26亿元,其中私营企业自有资金占74.16%,外资占6.81%,银行信用社贷款占10.91%。据统计,2001年苏南五市乡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资本金总额的构成比例为:国家资本金占0.04%,集体资本金占20.69%,法人资本金占22.62%,个人资本金占49.77%,外商资本金占6.87%。
    除了以上所述,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还体现在社区集体资本金退出企业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更多地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初步形成。由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自我突破所带动,原来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经济”随同突破,农村工业首先是工业布局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跨出了大步;同时,随着乡镇企业产权关系得以明晰的变化,解脱了乡镇政府对企业的无限责任,迫使乡镇政府改变以往直接干预企业包括向企业无度索取等行为,跨出了政企分开的步子。这样,从管理制度上突破了乡镇企业封闭在行政区划内“条、块”布局发展的格局,企业得以市场为导向,进城跨区,向城乡以至大中城市园区内集聚,出现了工业从城乡分块发展向城乡联动发展的区域化转变。体制的创新,为苏南乡镇企业在21世纪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无穷的活力。据统计,2007年江苏乡镇企业全年完成增加值11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营业收入51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达41024家,比上年增加7337家;实现增加值64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实现营业收入28905.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实现利润总额129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8.3%。
    综上所述,江苏乡镇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赋予了乡镇企业新的历史任务,而且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国情,怎样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一直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的重大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农村工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来加速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这就是江苏乡镇企业几十年光辉发展历程所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