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霍静廉
来源 :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14:31:0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历史作用的发挥,无论是持久战理论的政治领导和战略指导,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促成、共产党员潜入国民党军队中冲锋陷阵,都是国民党不愿公开承认和褒扬的。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很多都默默无闻。但他们在共产党执行的人民抗战路线指引下,有效钳制了日本侵略者的进攻步伐,彻底打乱了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计划,实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直至抗战胜利。其功卓巨,其智深邃,其事感人至深。众多党史资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持久战理论为抗战胜利提供政治领导战略指导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又有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贯彻执行持久战思想,很多国民党军队一线指挥官本身就是中共党员,在指挥作战过程中也贯彻了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后来,蒋介石本人研读《论持久战》,也接受了中共的策略方针。曾经在李宗仁身边工作过的程思远先生披露了一个细节: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国共双方特意举办了一个南岳培训班,专门邀请叶剑英、李涛等共产党军事干部给国民党军事干部讲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这些史实反映了《论持久战》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中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按照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在延安筹建28所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在战争组织动员上,采取主力部队、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人民战争的军事体制,建立抗日游击队、自卫军、武工队、赤卫队等多种形式的军事武装力量,灵活机动地抗击日军“扫荡”和侵略,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破袭战、联防战、车轮战、蜂窝战、围困战、铁道游击战、水上游击战等无数种战法。积极主动地、灵活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进攻。  

1941年以后,敌后游击战争担负起了抗击日军的主要任务,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据统计,敌后战场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1938年是58.8%,1939年是62%,1940年是58%,1941年是75%,1942年是63%,1943年抗击侵华日军的58%和伪军的90%,1944年抗击侵华日军的64%和伪军的95%,1945年则抗击侵华日军的69%和伪军的95%。到抗战胜利时,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共进行游击战斗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多人,解放国土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对整个抗日战争局势发展起了决定意义的战略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民族统一战线为战胜日寇整合军事和精神力量  

建立全国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5年11月在瓦窑堡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政治主张。1936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结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中国抗日的军事和政治力量。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一定要实行党对抗战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全面抗战,反对片面抗战、反对妥协退让。但是,蒋介石执行的是一条只限于军队参战的片面抗战路线。一个是倚重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一个是动员组织全民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两相比较,泾渭分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执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矛盾和斗争。  

中共全面抗日主张,符合全国人民的抗战心愿。很多有识之士,日渐倾向并认同于中共领导的全民抗战路线。不仅是小资产阶级,就连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亡之际,也纷纷要求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批海外华侨回国参战或捐资捐物。  

上海利用五金厂厂长沈鸿在日本入侵上海之际,将自己的10台机床和8名熟练工人一起带到延安,参加共产党,发展边区工业。  

留学法国、主攻肺科、获都鲁士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何穆,偕同已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的夫人陈学昭,带着一架当时属于高尖端医疗设备的手提X光机和治疗气胸的空气压缩机,于1938年8月,冲破重重封锁来到延安,为抗日将士医病疗伤,极大地提高了延安革命队伍里的医疗水平。  

在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里,有袁世凯的孙子,有冯玉祥的侄子,有国民党元老钱来苏的儿子、儿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一切为着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延安集聚了中华民族优秀爱国人士、民主人士,整合了全国政治和武装力量,形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帝国主义必败、中国人民必胜的历史潮流,鼓舞着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士气和信心。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

无名墓碑诉说着抗战英雄们的英勇功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是一个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人民群众在乡间沟壑的根据地,参加了游击队、自卫军、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他们自发地、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击来犯的日本侵略者。  

据抗大二期学员方国安老人回忆,1939年,他在115师686团扩编为教导4旅10团任政委,团长名叫肖明。第二年,日军采取“铁壁合围”、“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先后投入4万多兵力,进行疯狂扫荡。1940年12月21日晚,他们的部队突然被日军包围,瞬间,日军以密集的枪炮向村庄射击,团长肖明一看形势危急,推了他一把,命令:“立即带领战士突围,我来掩护!”说着就带着十几个战士迎着鬼子冲了上去。方国安带着队伍顺利冲出包围,但当他们回望村子的时候,只见满天的火光。一位突围的战士报告说,团长和警卫连战士全部牺牲了。众人失声痛哭。那一年肖明才34岁,死时新婚仅4个月。这次战役有40余人壮烈牺牲,除10多位时间较长的战士和干部外,一些警卫员还没来得及熟悉姓名,就拼死在抗日的疆场,成为不为人知的无名英雄。  

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抗大学员在大青山的突围战。大青山位于山东省蒙山主峰的东麓,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41年10月底,侵华日军总司令官酋俊六坐镇临沂督战,以5万余人的兵力,分11路向我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由于战场狭窄,地形复杂,我方陷入敌包围圈的大都是非战斗人员,形势瞬间变得极为严峻。在危急时刻,为掩护军民突围、保卫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安全,与山东党政军同时转移到这里的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等领导同志,主动承担起掩护机关转移重任。他们冷静分析敌情,迅速指挥着具有战斗力的抗大五大队和山东分局警卫连,抢占有利地形,誓死抗击敌人,为被围军民杀出一条血路。正是抗大学员顽强地抗击着数千武器装备优良的敌军,使日军数小时不能合围封口,为6000余人的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取得了突出重围的重大胜利,保存了山东大批宝贵的革命骨干力量。战后,战友们回来打扫战场、寻找幸存的战友时看到:烈士的遗体遍布山野,殷红的血迹已被寒风凝固,战场上到处都是我们的同志和敌人搏斗时蹬出的坑坑洼洼的脚印和扭打的痕迹。有的同志身首异处,有的同志死在石头缝里,有的同志遗体上被敌人的子弹扫射得像蜂窝似的,有的同志被集体烧死……让人目不忍睹!大青山突围战,我被围的党政军民有近千人牺牲,留下英名的不足一半,但也让抗大成为日军胆战心惊的名字。华北日军司令冈村宁次曾扬言“消灭了抗大,就等于消灭了晋察冀边区的一半”。

延安是党中央生活、战斗10余年的革命圣地,延安人民为支援革命战争,数万人参军参战,有些村庄,15岁以上,50岁以下,几乎全部参军参战。中国革命胜利后,其中很多人一直杳无音信,家人只知道他们跟着共产党“闹红”去了,去哪了,牺牲在哪里,无人知晓。但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无名墓碑,告诉人们他们是抗战的无名英雄。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这些无名英雄的功绩,他们的事迹像一座高大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  

众多国民党将领投诚中共领导的抗战队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的既联合又斗争的抗击外寇战争。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更广泛统一战线,在国共合作初期,派遣不少共产党员参加到国民党的军队中,帮助国民党进行抗战动员。  

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1938年4月到访延安,看到共产党的队伍精神抖擞,意志坚定,要求派几名军政干部到他的部队做政治工作,共产党就派了几名(秘密共产党员)干部到国民党第一战区工作。1940年,他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身份,兼任冀察战区总司令,与八路军友好相处,相互支援,成为共产党的朋友。

国民党第77军副军长何基沣,1937年8月初,任77军179师师长时率部在沿津浦线勇敢阻截了日军,阻滞了日军的推进。11月上旬,何基沣率部退守大名府,与大举围攻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但终因弹尽援绝而失守。何基沣悲愤已极,仰天长叹:“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抵抗政策。”他痛感报国无门,拔枪自戕,不惜一死以谢天下。当时何基沣左胸中弹,倒在血泊中,幸得部属及时抢救方得脱险。1938年,何基沣离军养伤期间,认真思考探索救国之路,经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连玉岗的介绍,对中共及八路军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后通过人介绍见到了周恩来,在周的安排下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1938年加入共产党,后受共产党派遣返回原国民党军中,他率部驻守卢沟桥一带,多次率部抗击日军的侵略,成为抗日名将。  

最突出的是,国民党第38军,原由西北军17路军改编,杨虎城将军的夫人本身就是中共党员,中共在17路军有着深厚的基础。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为削弱这支与共产党有密切联系的国民党队伍,将38军派往平陆茅津渡一带。而蒋介石给予配备的武器和弹药既差又不足,每次战役都是共产党员首先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一次战役,明知敌强我弱,蒋介石不仅没有给予援兵,后勤弹药也无法到位,蒋介石派遣来的团长临阵逃脱。在此关键时刻,担任38军工委主任的共产党员范明,挑起重任,号召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杀回战场,英勇杀敌,最终挽回战局。这使38军军长赵寿山深为感动。稍后,他秘密赴延安,会见了毛泽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蒋介石又下令调38军到黄河南巩县、汜水、荥阳一带集结。38军作为河防军之一,固守黄河铁桥南端邙山头桥头堡阵地两年多,日军始终未能拿下中条山的中国守军。中条山战役,不仅使中国腹地的千万百姓免遭日寇铁蹄蹂躏,更阻止了日军打通西北。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38军反对蒋介石内战反共,先后分两批起义,回归共产党直接领导。赵寿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  

国际友人充分肯定中共领导的抗战业绩  

抗战时期,十几个国家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的抗战,也了解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根据地军民的抗战。他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抗战的希望在延安,在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  

1938年,受美国总统罗斯福委托,首先考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外国军人是卡尔逊。他两次进入抗日根据地,考察了国民党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历时约8个月,行程4000多公里,足迹遍及延安和北方所有抗日根据地,会见了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几十名高级将领,经历了许多场战斗,了解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他从游击战争的发展看到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前景,从共产党、八路军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我相信,这是世界上最严于律己和自制的一支军队。”他是第一个向美国总统赞扬八路军,呼吁援助八路军的美国军人。作为证据,他给总统寄去了共产党缴获的一些日军文件、一本日记和一件皮军衣。  

1944年,由21位中外记者组成的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和晋绥解放区,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政干部。他们实地参观了延安的部队、机关、学校,看到延安街道干净整齐,人民安居乐业,边区政府作风民主,共产党领导人生活朴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次访问以后,不少外国记者友好地报道了根据地艰苦抗战、实行民主的实情,有的还把这种情形和国民党战场及其反动统治的真相对比,更加使人看清了国民党错误政策对抗战的危害。由于外国记者写了数以百计的电讯和通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真相及其对于协助盟国抗战事业的重要地位,逐渐为外国人士所了解,国际舆论的趋向也有了相当的变化。  

中外记者团中的武道、福尔曼、爱泼斯坦参观延安后,亲自赴山西抗日前线采访战斗中的八路军,正赶上八路军120师进攻日军驻山西的一个司令部。经过战斗,日军仓皇逃跑,三位记者跟着八路军冲进日军司令部,看到满地纸屑和还没有来得及拆卸的地图。同时,在日军司令部的办公桌上,发现一张日本军事便邮的明信片,三个人就突发奇想,用中共缴获的日本明信片给日本天皇裕仁写了一封信。大意为:八路军袭击了日军司令部,缴获了日本明信片,他们用缴获的明信片给日本天皇裕仁发信,告诫日本侵略战争必遭世界人民反对,日本必败等。虽然因为战乱该明信片最终未能寄出,但中共领导抗战震撼了世界众多国家。  

此外,在当时的延安有一所特殊学校,所有学员都是日本战俘,这是世界军事中的奇迹。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几个抗日根据地俘虏了许多日军战俘。为了改造日本战俘,化解民族矛盾,共产党在延安专门举办了一所日本工农学校,日本共产党人野坂参三(岗野进)参加创建并任校长,教员由延安的知名人士担任。从1940年到1945年,先后有近500名日军战俘在此得到思想转化和素质提高,绝大部分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日本人在华的反战组织,有些还浴血奋战在前沿阵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捐躯。  

(作者为延安革命纪念馆原副馆长、研究员。作者在长期从事抗日战争时期历史现场考察和历史当事人寻访过程中,接触到大量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自卫军组织,以及敌后游击队艰苦卓绝、卓有成效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文章根据作者接受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朱鸿召访谈整理而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