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开国骁将刘子云
刘晓东
来源 : 《世纪风采》2015年第6期 11:16:36

峰峦叠嶂的井冈山麓,青山环抱着一座秀丽的山村。这里是开国将领刘子云的家乡———江西永新县怀忠乡西塘村。1927年,革命火种燃烧到井冈山下,眉清目秀的俊逸少年刘子云毅然拿起梭镖参加了红军。从此,他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过雪山草地、血战雁门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西剿匪等重大战役和惨烈的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至1956年国庆阅兵中他作为阅兵领队,成为最先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排头兵。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在反“围剿”的战斗中

 

1930年10月,国民党调集10万大军,对以井冈山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

在打破敌人“围剿”的过程中,参军不久的刘子云担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教导营通信员,给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传递情报。12月间,红军主动向根据地中部作战略退却。红三军撤离吉安,渡过赣江。21日转移到宁都北面的黄陂、小布、麻田地区隐蔽待机。28日,疲惫不堪的国民党十八师进至东固地区的龙岗,占领了镇子和南面的山头。红三军在黄公略军长率领下于天黑时到达龙岗外围,隐蔽进入阵地。30日凌晨,战斗首先在龙岗南面的小山打响。面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次反扑,红军发起冲锋,随着嘹亮的军号,刘子云和战士们猛虎一般压下山来。国民党军被逼到河边,拥挤在小木桥上夺路而逃,被打死淹死的不计其数。这是刘子云第一次参加这么激烈的战斗,子弹擦身而过,炮声震天动地,他端着步枪一个劲往前冲,丝毫不觉得害怕。战斗持续到下午4时,红军发起总攻,同国民党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斗到黄昏结束,红军歼敌近万人,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活捉了师长张辉瓒,打破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参军仅仅百天的刘子云经过战火洗礼,升任红三军特务团第三连班长。

1931年3月下旬,蒋介石又组织了20万大军,兵分四路,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法,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只有3万多人的红军决定依托苏区有利地形和人民群众战胜强敌。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军长黄公略率领红三军迫敌而居,刘子云和红军战士们忍受着饥饿、高温和蚊虫叮咬,隐蔽在东固的密林中20多天,一直把国民党军等出了工事。红军乘国民党军运动之际,首先在中洞消灭国民党军二十八师,之后,在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率领下,半个月里自西向东横扫700余华里,五战五捷,歼敌3万人,缴枪2万余支。刘子云跟随红三军从东固县中洞一直打到广昌县甘竹,解放了赣东和闽西的广阔地区,扩大了中央苏区。经过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火洗礼,刘子云升任红三军第七师十九团一连三排排长。

同年7月,蒋介石带着德、日、英军事顾问到南昌,亲任“围剿”军总司令,调兵30万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时,刘子云所在的红三军第七师由师长陈伯钧率领在兴固老营盘一带集结。国民党军集中十几个师大军向富田一带压来,红军三面受敌,毛泽东、朱德立即命令红军主力乘夜向莲塘方向转移。红三军从国民党军间隙向东突破,于8月7日攻取莲塘,歼敌1个多旅,接着在良村歼敌郝梦龄师大部,而后向龙岗移动,保证主力在黄陂歼敌毛炳文师4个多团。黄陂战斗后,国民党军发觉红军主力行踪,向东追来。红军3万人马从距两侧国民党军不过10公里的尖岭垴山中巧妙地跳出了包围圈,返回兴国县白石、枫边地区集结休整。等国民党军发现时,红军已经休整了半个月,敌军“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只好撤退。9月7日清晨,国民党军准备从老营盘方向逃跑,红三军第七师像猛虎般冲到山脚,将敌封锁在三角地带,和兄弟部队一道歼敌1个旅。接着,红三军乘胜追击,于9月15日在方石岭协同兄弟部队歼灭敌韩德勤师和蒋鼎文师一部。

从1930年8月参军到1931年9月的一年中,刘子云接连参加了三次反“围剿”的一系列主要战斗。

 

鏖战粤北水口战役

 

1932年3月,18岁的刘子云由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并被选送到中央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工兵大队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红五军团工兵连担任连长。7月初,红一方面军集中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在广东南雄迎击进犯中央苏区的粤军。8日凌晨,红五军团向水口方向截击,击溃其两个团。次日,粤军增援部队8个团进抵水口战场,敌军兵力增至10个团,红五军团仍按原计划实施攻击,结果伤亡很大。军团长董振堂带领数千名手持大刀的战士与敌展开白刃格斗,反复争夺浈江上的两座石拱桥。与此同时,红一军团由福建漳州、红五军团由江西寻邬、红三军团由广东南康、大余等地昼夜兼程,向南雄水口地区集结。上午11时,工兵连连长刘子云等奉命赶到军团指挥所,董振堂指着地图上的浈江命令:“你们连务必于下午5点钟以前,在大坪村附近架起一座桥,保证三军团迅速通过,从我右翼投入战斗。”

刘子云带领工兵连急行军赶到指定位置。面对湍急的河流,这个刚由步兵改为工兵的连队,没有任何制式器材,仅携带了少量斧头、锯子、绳索。刘子云利用在红军学校工兵大队学到的一点专业技术,指挥全连就地取材、架设桥梁。他带头跳入湍急的河中,摸清水情,确定架桥位置,然后带人在激流中打桩,绑扎桥桁,只用了4个多小时,一座简易而结实的木桥架设完成。刚刚铺上最后一块门板,红三军团先头部队就开过来了。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得知守护桥边的工兵连长是刘子云,高兴地称赞道:“你们辛苦了,这桥架得好!” 红三军团顺利渡过了浈江,刘子云又带领工兵连拆掉木桥,一直忙到深夜。随后,刘子云回到红五军团指挥所复命,董振堂军团长命令工兵连加入总攻,刘子云又带领全连冲入敌阵。

10日,红一军团到达战场。毛泽东亲自观察了敌军阵地,当即部署向敌发起总攻,水口之敌不支,退入南雄,历时三天两夜的战役终告结束。水口战役之后,刘子云带领工兵连跟随红五军团参加了乐安、宜黄战役,歼敌3个旅,俘敌5000余人,战果辉煌。尔后,工兵连移至福建的建宁、泰宁之间,担负维护苏区交通安全的任务。

1976年春,刘子云乘车从广州来到南雄水口战场,在和平宁静的景象中,遥想44年之前发生的那场激战,感慨万千,写下了—篇回忆文章《粤北鏖战———回忆水口战役中红五军团工兵连》。

 

雪山草地结良缘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踏上万里征途。红五军团从撤离中央根据地起,一直担任红一方面军后卫,护卫着大批辎重、骡马,在湘桂边界的大山里沿着羊肠小道缓慢行进。担任红五军团政治部指导员兼通信队副队长的刘子云,刚踏上长征路就患了疟疾,不停地发热发冷。走到广西龙胜县大山区,刘子云实在走不动了。鉴于军情紧迫,军团长董振堂给他留下一个班,嘱咐他:“如果你暂时去不了湘鄂西,就坚持在湘桂边界打游击吧。”于是,刘子云在疟疾发作时就找个山坳或山洞躺下休息,烧一退,立即追赶部队。就这样,他每天咬紧牙关,紧随不舍,不仅没掉队,还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在途中收容了100多个掉队的红军战士,带领他们一同归队,受到军团部的赞扬。

1935年,刘子云被调往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不久,被总参谋长刘伯承调到红军总司令部任作战参谋。在刘子云从红军大学调到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一科担任作战参谋时,他与担任红军总部保卫局特派员的红四方面军女干部潘家珍相遇了。

潘家珍是个泼辣利索、聪明能干的“川妹子”。1934年秋,她调到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二团第一连担任连长,曾带领女兵们打土匪,抬伤员。1935年3月,独立团在旺苍坝作战,直到3天后敌人才发现对手竟是一群娘子军,他们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在战斗中,潘家珍腿部负伤,仍带领全连坚守阵地,在增援部队的支援下一鼓作气把敌人打了下去。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懋功会师后,潘家珍从妇女团调到红军总部保卫局担任特派员。

潘家珍同刘子云相识并相爱后不久,1936年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经过短时间的筹粮、筹衣,从甘孜出发开始草地行军。对刘子云和潘家珍来说,这已经是第三次过草地了。在阿坝,红军总部交给作战参谋刘子云一个步兵营、500多名伤病员及1000只羊、500头牦牛。刘子云带领步兵营在葛曲河边设立兵站,驻守了3天,击退多次袭扰,保证了伤病员和牛羊无一损失。红二方面军到达后,刘子云将牛羊移交给他们,然后作为向导引领红二方面军从阿坝向包座行进。

1936年10月,当红二、红四方面军越过天兰公路,与红一方面军在陇西的会宁城胜利会师时,在草地行军中结下深情厚意的刘子云、潘家珍结为革命伴侣。从此,他们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人生。

 

血洒雁门关

 

l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共两党达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月,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O师,刘子云被任命为该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参谋长。9月2日,刘子云和全师官兵由朱德总司令、贺龙师长率领,在陕西富平县庄里镇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抗日誓师大会。次日,七一六团作为一二O师前卫,由驻地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抗日前线,挺进同蒲铁路北段的宁武、神池、朔县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10月,忻口战役激战正酣,日军每天从大同经雁门关向忻口前线增运兵力和弹药,这是日军一条重要的运输线。七一六团团长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和参谋长刘子云制定行动方案,带领团直属队和第三营向雁门关方向疾进,经过3天急行军,抵达雁门关西南的老窝村。刘子云派出人员到公路附近进行侦察,摸清了雁门关一带地形和日军汽车往来规律。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10月16日,刘子云接到情报:大同日军集结了300多辆汽车,装满武器弹药,即将经雁门关向南开往忻口前线。17日拂晓,贺炳炎、廖汉生和刘子云一同到黑石头沟勘察地形,找到了理想的设伏地点。他们当即制定出作战方案,力求将敌全部消灭在黑石头沟。l8日,部队沿着崎岖小道插到黑石头沟,进入伏击阵地,一切准备妥当,只等日军大队汽车翻山而来。为了防止出差错,刘子云带着参谋们到各连阵地检查一遍。下午,日军南北两路车队相继进入黑石头沟,正在并排交错时,刘子云下达命令,步枪、机枪一齐射击,只见两路汽车相互冲撞,弹药车爆炸起火,黑石头沟顿时被搅得天翻地覆。日军遭到袭击,一个个从车上往下跳,有的还没跳下车就送了性命,我军趁势冲下山去。突然,正在指挥战斗的刘子云被一颗子弹击中,身体向后一倒,鲜血从左胸口冒了出来。这时,日军增援部队占领了有利地势。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部队准备立即撤出战斗。警卫员要扶刘子云撤出战场,刘子云摆了摆手说:“天黑后再来找我。”说着,他喝了两口水,滚下山坡,躲进草丛中。与此同时,部队也迅速撤出战场。刘子云忍着剧烈的伤痛潜伏在草丛中,目睹日军收拾死伤人员和受损汽车,直到黄昏才撤走。刘子云艰难地爬行了几米就昏迷过去。后半夜,警卫员带着人回到黑石头沟伏击战场,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他,几个人架着他艰难行进。警卫员带人把失血过多的刘子云抬回老窝村驻地抢救。日军子弹只差1厘米就打到他的心脏,贺龙师长得知刘子云负伤的消息后,指示师卫生处一定要尽全力救活他,由于药品十分缺乏,刘子云的伤口只能用纱布绷带简单止血。这次伏击战,一度切断了日军从大同至忻口的公路交通。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之后,“雁门关神威”又一次在抗日战场上传颂。刘子云也是八路军一二O师第一位战场负伤的团级干部。

1939年4月,刘子云调任七一五团参谋长,参加了齐会等著名战斗,接连打破日军对冀中的第四、第五次围攻,巩固、扩大了冀中抗日根据地。

 

南征北战

 

1944年11月,中共中央根据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发展,派遣驻扎延安的一二O师三五九旅分批南下,开辟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1945年6月三五九旅南下第二支队在延安成立,刘子云调任三五九旅参谋长。6月10日,刘子云等率领三五九旅南下第二支队4000余人告别延安,开赴抗日前线。南下支队东渡黄河后,在山西省文水县敖坡与日军遭遇,接着在通过同蒲铁路时又遭到日军装甲车堵截,经过激烈战斗,打开了南下通路。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已经进入中原腹地的南下第二支队接到中共中央命令:停止南进,准备北上。9月下旬,南下第二支队由豫北孟县出发北上,以日行百里的速度穿过河北大平原,挺进东北,于10月下旬抵达辽宁省辽阳地区。支队使用三五九旅番号,经过休整扩编,达到1万余人,加入东北民主联军序列。

1946年1月中旬,部队按照中央指示进至北满地区,与松江第四分区合编为吉黑军区独立第一旅,对北满地区的土匪武装展开全面清剿,刘子云任旅参谋长。经过数月清剿,土匪大部被歼灭,少数残兵败将窜入深山密林。11月下旬的一天,独立第一旅七一八团二营在依兰县山里将匪首谢文东抓获,12月13日,押至其作恶多端的勃利县公审。公审匪首谢文东的大会轰动了整个勃利县城。

1946年4月上旬,北满军区指示:苏联红军将于4月28日撤离哈尔滨,命吉黑军区独立第一旅担任夺占该市的主力。

4月8日,独立第一旅进至哈尔滨以东10公里的黄山嘴子地域集结;13日逼近三棵树,占领太平桥、道洛屯,控制了飞机场。当晚,刘子云化装成皮货商人,悄悄潜入哈尔滨城区侦察情况,根据侦察到的情况制定了进占哈尔滨的部署,就在苏军最后一列火车驶出市区之际,独立第一旅立即从四面冲入城内,占领预定目标,将哈尔滨迅速解放。独立第一旅在哈尔滨驻扎了一个星期,于5月7日奉命恢复三五九旅番号,南下抗击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

 

誓与黑山共存亡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展开战略决战。

锦州解放后,廖耀湘兵团继续攻击前进,妄图重占锦州。10月21日,第十纵队奉命在黑山、大虎山一线25公里的防线上陈兵布防,阻击廖耀湘兵团。这里是沈阳通往锦州的一个战略要地。上午9时左右,国民党军先头部队向我军尖山子前哨警戒阵地发起进攻,黑山阻击战打响了。东北野战军下达“前堵、后扯、拦腰截断”全歼廖耀湘兵团的作战命令:第十纵队务使敌军在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3天,敌军必遭全歼。

第二十八师立即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刘子云时任二十八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他和师长贺庆积、政委晏福生、副师长颜德明、政治部主任李大同,一起制定作战方案,发布“誓与黑山共存亡”的口号,然后分别下到各个阵地,组织构筑工事,检查阻击准备,要求克服一切困难,流血牺牲在所不辞,坚决完成任务,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24日清晨6时,国民党军在5个炮兵团火力和1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掩护下,以5个师的兵力向第十纵队全线阵地发起猛攻,其主要方向是第二十八师八十四团二营防守的101高地。经过一天激战,国民党军多次突击都被打退。刘子云和师长、政委判断敌军25日必会全力猛攻101高地,于是对防御部署作了调整,要求各坚守分队连夜修复工事、准备再战,并设立师前方指挥所,加强对101高地的作战指挥。与此同时,国民党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给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李涛下了死命令:务必在25日突破防线,占领黑山。

25日,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反复争夺101高地30余次。我方阵地终因弹尽人亡而失守。

刘子云在交通壕中冒着猛烈的炮火,找到贺庆积师长,交换了战况:101高地失守将会使黑山城东的整个防线出现危机,必须积极组织反击。刘子云亲自担任指挥,从各团抽调部分营连加上纵队增援的2个连,向101高地进行反击。

刘子云正在组织部队时,发现敌为巩固101高地从韩家窝棚派出援军,立即指令师山炮营进行拦阻射击,将敌援军炸得四下逃命,随后又用炮火组成一道封锁线,拦阻了敌军的增援道路。

18时许,反击开始。刘子云集中5个连的兵力向101高地发起猛攻。敌军在我炮火袭击和反击部队猛烈冲击下,伤亡严重,抵挡不住,弃甲后撤。我军指战员用血的代价换回了101高地,仅八十二团伤亡即达500人以上。至23时,黑山城东的高地全部收复。

黑山阻击战,作为我军防御作战的典型战例载入了史册。这场残酷、激烈、壮阔的战斗,给身经百战的刘子云和每一个参战者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湘西剿匪

 

1948年11月,根据全军统一编制及部队番号的通令,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12月20日,刘子云调任四十七军副参谋长。刘子云率部从辽沈南下入关,抵达北平、天津之间集结,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向江南和西北地区进军。此时,刘子云调任四十七军一四O师师长,奉命率部南下进行渡江作战。在历时10天的宜沙战役中,刘子云率部在24小时里突破敌纵深40公里防线,在运动中打垮敌第二军1个师,缴获大量军需给养,毙伤俘敌上千人,受到军团首长的通令嘉奖。

1950年1月,配合第二野战军入川作战的第四十七军主力奉命返回湘西,执行剿匪建政任务。刘子云调任军参谋长兼湘西军区参谋长。经过一年多连续作战,在湘西共剿灭土匪12万人,收缴枪支9余件,解放了22个县,打破了蒋介石在湘西建立“反共游击基地”的计划,肃清了湘西百年匪患。1951年1月,为了纪念湘西剿匪的胜利,湘西行政公署和湘西人民在沅陵修建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塔”。2月,第四十七军告别湘西,奉命开赴抗美援朝战场。中共湘西区委、湘西行政公署、湘西军区司令部等联名向四十七军赠送了“消灭百年匪患,功在湘西人民”的锦旗,并致信全体指战员:亲爱的解放军同志,……你们的恩情比雪峰还高,比沅江的水还长……

 

走在阅兵方阵前的领队

 

1951年1月15日,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指挥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毛泽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军事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建军史上伟大转变之一”。与此同时,中央军委提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军”的口号。

从1951年到1956年的5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先后成立了12个系,教学内容不仅涵盖陆海空三军,还包括军事、战史和政治,成为一所综合性的最高军事学府。

那时军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军队的各级干部,其中很多人已经是战功赫赫。当身经百战、骁勇善战的刘子云奉命从湘西剿匪清霸斗争前线来到南京,向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报到后,刘子云被编入高级速成系一班学习,同时给他压上一副担子———高级系训练处处长。刘子云既是学员又是工作人员,既是受训者又是训练计划的制定者和组织者,除了完成学院规定的学习任务,还要主持制定高级系训练计划和实施方案。由于身兼二职,他比其他学员更加辛苦,每天从早上5点一直学习、工作到深夜12点。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国庆节,天安门广场都要举行隆重的阅兵式。从1950年到1959年10年间,从来没有间断过。

1951年军事学院成立后,国庆阅兵走在最前列的方队就由军事学院担任。自1951年高级系一期学员(军、师级)参加阅兵后,继之基本系二期学员(多为师团干部)“三过天安门”,尔后基本系、情报系各期学员先后分批次赴京,直到1959年的国庆10周年大典,军事学院先后9次参加了国庆阅兵,受到军内外首长和广大群众的称赞好评。

由于军事学院是国庆阅兵的第一个方队,基本系又是方队的主要成分,因此刘伯承院长把带队阅兵的任务交给了刘子云。

应该说,刘子云最早一次参加阅兵,还是在1931年11月7日。当时,为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在江西瑞金城外6公里的叶坪村,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大典”程序,首先举行了阅兵式。刘子云在回忆文稿《刘帅办学校》中写道:“早晨有霜冻,参加典礼的红军学校的学生身穿灰色军服,扎腰带打绑腿脚穿草鞋,鞋托一朵红缨,列队在主席台左侧整齐地站立着,鞭炮声锣鼓声口号声响彻云霄,这时,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领导人检阅了红军代表部队。”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阅兵,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在历史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刘子云当时“是红军学校三大队四班班长,能参加这一次阅兵,感到无尚光荣”。

新中国成立后的阅兵要求和训练更加严格。为了切实达到要求,阅兵指挥部和教学组十分重视各阶段的分练和最后的方队合练,特别是对旗手和各排头兵要求更严。每年4月到8月,刘子云都带领受阅学员在军事学院的操场拔正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一丝不苟地训练。暑假期间,他又带领学员来到北京,在天坛公园的松树林里搭起帐篷,吃住在那里,天蒙蒙亮就起来练正步,按照每分钟116步的行进速度练到一分不差、一步不差,每个人的腿都练肿了,脚也磨破了。受阅官兵训练热情十分高涨,炎夏酷暑,风霜雪雨,披星戴月练;苦练不叫苦,巧练不取巧,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伤病疲劳,毫无怨言,表现出了顽强意志和顾全整体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优良作风。

1951年国庆阅兵走在最前列的方队由军事学院担任,刘子云和高级速成系的身经百战的战将们列队走过天安门。1952年至1954年,军事学院阅兵方队由刘子云率领。他成为阅兵式上最先走过天安门广场的排头兵。在他的身后是八一军旗,然后依次是军事学院和各军兵种方队。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度,先后在北京和各大军区所在地分别举行了授衔授勋典礼。刘子云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他的一级解放勋章在南海怀仁堂颁发,其他两枚二级勋章则在10月回到南京后由陈毅元帅颁发。中南海授衔授勋3天后就是10月1日国庆节,刘子云穿着新式军礼服,佩戴金灿灿的少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引领着八一军旗和军事学院方队,以崭新的军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由于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后的首次亮相,作为受阅排头兵,刘子云少将受到中外新闻记者的聚焦。

一代名将刘子云将军戎马一生,叱咤风云,他为民族解放事业和共和国的建立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为人民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1992年4月9日,刘子云将军在广州逝世。按照他生前遗愿,刘子云的骨灰回到了他出生的故乡,回到了他曾经战斗过的红色土地。少年从戎到魂归井冈,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位共和国的将军。

(责任编辑:晓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