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成思危:从学者到参政党领袖
来源:《世纪风采》2015年第9期
来源 :  09:49:38


王建柱


成思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一位孜孜不倦、建树颇丰的学者,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说起人生经历,他总是充满深情地说:“回顾我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到有三个转折点,一是1951年由香港回内地工作,奠定了报国的方向;二是1981年到美国学习工商管理,开拓了治学的领域,彻底转变了我的专业方向;三是1995年参加民主建国会,踏上了从政的道路。如今,回过头来看,虽然每一次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我认为这几项选择都是正确的。”这三次选择如同三颗钉子,钉住了成思危人生的曲折走向,见证了这位国家领导人成长的心路历程。

 

一、 少年走上坚定的爱国之路

 

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风声鹤唳中的北平,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不忘男儿肩负国家安危的责任。事实上,成思危的一生,也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

成思危12岁生日那天,兴致勃勃地拿着新买来的纪念册到位于北平西长安街的世界日报社,找到正在上班的父亲给他题词。父亲不假思索地写下了“自强不息”4个大字。“当时,我猛然省悟到,这4个字不仅是他对我的殷切希望,也正是我心目中父亲的形象。”

正是这4个字,成为激励他一生的座右铭。也正是这4个字,使成思危从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在我国化工界享有很高声望的专家,继而成为我国著名的软科学专家和管理科学专家,也正是这4个字使他从一名学者成长为一位政治家和领导者。

1948年,成思危随家人南迁香港,进入爱国名校香岛中学学习。不久,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香岛中学的师生一片欢腾。成思危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并在五星红旗下留影。

1951年,16岁的成思危做出了他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他瞒着父亲,回到内地参加新中国的建设。那时候,他刚加入共青团不久,同时又受到了党组织的鼓舞和召唤,新中国热火朝天的新气象对他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自此,他开始了漫长的跨越两个世纪的报国之旅。

1952年,成思危先是进入叶剑英兼任校长的“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总工会工作。由于良好的工作表现,成思危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学习。

毕业时,成思危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文革”开始后,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经历,他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了政治旋涡之中。风华正茂的他被发配去当了锅炉工。但是,“自强不息”的性格不但帮助他坚强地挺了过来,而且他还利用烧锅炉的间隙自学了四门外语。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在美国留学的妹妹专程回中国寻找哥哥。兄妹俩终于在北京见面。不久,成思危从沈阳调到北京,进入化工部石油科学研究院工作。

 

二、以国家和民族为己任的杰出学者

 

顺境不懈怠,逆境不沉沦。

“文革”结束,不少和他一样怀着报国理想投身新中国建设的香港青年,怀揣复杂的情感,离开了大陆,而成思危却选择留下。

1981年,46岁的成思危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学习。放弃化工改学工商管理成为他人生第二个转折点。放弃化工,当年在朋友们看来,成思危是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并非明智之举。然而,他只要认定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下去。

由于是从化工专业转学管理,最初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他愣是凭着一股韧劲儿,发表了十多篇学术论文并荣获了奖学金。当他把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单给他从台湾赶来已80多岁高龄的老父亲看时,成绩单上三个A和一个A+让他那一生都不肯轻易表达情感的老父亲也夸他:没想到近50岁的人了,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毕业的时候,他不仅推辞了美国公司和研究机构的邀约,也婉谢了父亲希望他回台湾继承家业的期望。曾荣登《福布斯》中国台湾富豪榜的父亲对他说:“毕竟,我们的家业在台湾。”而成思危认为,他的事业在大陆。一生不管儿女政治倾向的父亲,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回国后20多年来,成思危的官越做越大,境况越来越顺,但对学问的追求并没有越来越小。相反,他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做学问搞研究,乐此不疲。他对此实话实说:“像我,说实话,不学习,照样当官。我为何这么辛苦,周末周日还要写东西?我就是不愿懈怠下来。”

回国后,他肩上的担子慢慢地重了起来,198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开始担任化工部副部长。每次开会时他不仅在小组讨论中踊跃发言,并且至少要作—次大会书面或口头发言。比如他的发言稿《没有研究就没有决策权》、《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决策体制的改革》、《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今天读来仍然可以领略到其中的真知灼见。

从青春报国到技术报国再到管理报国,成思危的前两大转折为他从政报国写下了伏笔。从198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开始,心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的成思危认真地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这引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民主党派领导人的注意,也成就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三次转折。

 1995年,时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席的孙起孟在成思危59岁快要退休的时候郑重地向他发出了邀请。这让身为化工部副部长的成思危犹豫了好长一阵。他想,“退下来后,可以腾出时间写点文章、讲讲课、带带研究生,还可以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了空还可以去世界各地走走转转。而参加民建,肩上的担子就重了,就意味着要承担一份责任和义务。”对此,成思危没有立刻做出回答,而是答应要认真考虑一下。

“人到60岁的时候,你走哪条路?是到此就激流勇退,还是要继续做贡献?”

然而,真正让成思危下定决心的是孙起孟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民主党派的代表,你的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让中共中央听见,这样不是可以实现你的理想吗?”“从我当初的志向,报效国家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就是可以真正的参政议政了。”成思危这样说。于是,成思危欣然接受了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的邀请,加入了民建,并在1996年民建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

从此,成思危从治学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他的名字开始活跃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这是成思危奉行的做人原则,也是他参政议政的真实写照。在他任职内的一系列人大、政协会议上,他和民建每次都提出过一些有分量的提案和建议。就这样,成思危频频出现在各种重大场合并亲眼目睹了许多永载史册的事件。

自1998年3月开始,成思危连续当选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人生的第三次转折,也让成思危从一名学者走向了政坛。

 

三、身居高位不忘学习

 

任职期间,在紧张的国务活动之余,成思危不仅担任着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科学部主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等学术和教育职务,他还是北大、清华、北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十几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履行着一个“园丁”的职责。他讲课非常生动,有时就连礼堂的过道里都站满了听众。讲到精彩之处,掌声更是经久不息。成思危当老师也非常认真,不管日常工作有多忙,也要抽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们对老师也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们归纳为三个没想到:没想到成老师的英语有那么好,没想到成老师的学问有那么深,没想到成老师那么爱上网。其次是三感慨:感慨他殷殷以求的目标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感慨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风范和作为专家学者的严谨;感慨他博闻强记的智商和出口成章的口才。是的,仅就好学勤奋来说,凡是接触过成思危的人无一不有这样的共识。每次乘火车外出视察,他一上车,总是先与随行人员聊上几句,交代一下工作,然后就走进包房,关起门来开始工作,有时到了吃饭的时间还得让秘书去叫。吃完饭,看一会儿书(他认为这是一种休息),就又开始工作和学习了。如果在北京,下班回家,他一头就扎进了书房里,坐在电脑前开始研究工作。有人往他家里打电话,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电话铃声一响,电话里就会传来他永不疲倦的声音。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学问,把学术研究当成人生的一大乐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乐在其中,自得其乐,其乐无穷”。他为自己做了规定:不管有多忙,每天要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要写篇文章,每年要写一本书。有人问他:你平时政务这么繁忙,能完成这些规定吗?他回答说:我这几项规定从未因职务和工作的变动而有所改变,相反,我常常是“超额”完成任务。多少年来,他从未真正休息过一次像“十一”和“春节”那样的长假。

 

四、为国家事业尽心竭力

 

现在,很多人只要一听到成思危的名字,马上就会联想到风险投资。成思危是我国研究风险投资最早的学者,被公认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1998年3月,民建中央向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掀开了中国风险投资大发展的序幕。

对于有些媒体冠以“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的称谓,成思危表示,“我已经两次公开声明辞谢媒体给我的这顶桂冠。”他说,“我愿意做中国风险投资的一个积极的倡导者和促进者,但我不希望给我过高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这样的桂冠。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吸取的中国古典的智慧。”

成思危说,治学和从政都是为了报国。作为学者,治学是参政的基础。发表意见也好,推进人大立法、监督工作也好,他都要以治学为基础。“我的工作涉及经济立法比较多,没有学术研究,是做不好的。”他坦诚地说。

成思危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位置上退下多年,依然担任着中科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科院虚拟经济和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每个月仍在坚持授课,为学生讲授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默顿的《金融学》。今年,《中国股市的分析》和《虚拟经济发展史》两本专著将出版面世。

不幸的是2015年7月12日,成思危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80年的风风雨雨,国家地覆天翻,个人今非昔比,没有变的是成思危那一腔矢志报国的志向;没有泯灭的是他那一颗生机勃勃的爱国之心。

(责任编辑:聂红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