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初夏,为打破敌伪顽的夹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秘密准备渡江北上的同时,指示新2支队副司令员廖海涛率部相机转移至赤山地区,在南京近郊开展游击战,以牵制和打击日伪军。
赤山位于湖熟、土桥、郭庄三镇交界处,地形复杂,谷峰交错,便于部队隐蔽。5月底,廖海涛接到抗日志士陶家齐送来的情报:南浦旅团冈本联队的一个加强中队由南京开到近郊湖熟镇驻扎,下个月要去三岔一带“扫荡”,并组织维持会。廖海涛经认真研判,决定在赤山脚下打一场伏击战。
廖海涛
6月13日,廖海涛率特务连和4团3营由句容县的葛村绕过赤山湖,转移到山脚下的窦家边。翌日上午9时许,侦察员赶来报告敌情:日军已从湖熟据点出发,拖着大炮,向三岔方向开来。说话间,“轰!轰!”赤山顶上炸起两声巨响。廖海涛立即带着参谋和通信班登上赤山西北的小山坡察看敌情,发现一百多日军正沿秦淮河堤向赤山脚下走来,沿途还在抢劫和拉夫修路。看来,日军刚才是在进行火力侦察,并未发现我军踪迹。廖海涛命通信员向特务连和3营传令,要部队迅即进入战位,准备战斗!
10 时,日军进入伏击区。廖海涛一声令下,隐蔽在西北岗小山坡的特务连和3营7连同时猛烈开火。日军猝不及防,在机枪、步枪、掷弹筒和手榴弹织就的密集火力网下,一下子就被打掉三分之一,其余的赶紧翻滚到堤下,在中队长吉田的指挥下,迅速集中到堤埂后面的坟地里进行还击,并以步兵炮连续向我阵地猛轰。一时间,打得新四军战士很难冲上去。
就在战斗形成胶着状态时,9连从敌侧翼赶来并投入战斗,日军不得不分散兵力应战。乘此良机,我指挥员发出攻击命令,7连战士跳出阵地,利用有利地形奋不顾身向前运动,并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翻过一条拦路的小河,准备和鬼子刺刀肉搏。可日军非常狡猾,以一部固守在凹形坟地,企图以猛烈的火力阻止战士们的冲锋。危急时刻,9连2排长带领4班的战士,机动灵活地迂回到敌人后侧,短短几分钟就将其消灭大半。吉田见势不妙,忙纠集残部,龟缩在窦家边村外的一座拱桥下负隅顽抗。
激烈的战斗进行到下午1时左右,敌大部已被歼灭,只剩十几个日军在桥下死守待援。此时,我指战员伤亡也已不少,且弹药即将消耗殆尽。
时间急迫!廖海涛亲临一线去指挥。他下令集中剩余的手榴弹,挑选一批投弹又远又准的战士组成突击队,以齐投的办法炸翻敌人。这一招果然见效!一阵手榴弹爆响后,日军除2 个受伤的,其余全被炸死。
九二式步兵炮
赤山一战,全歼日军一个中队,击毙吉田以下100多人,俘虏2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60多支、掷弹筒2个,以及1门崭新的九二式步兵炮。从日军手里缴获大炮,这在江南新四军作战中还是首次。此战的胜利,为江南新四军主力渡江北上,也为二支队留在江南坚持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