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叶圩战斗
来源 :  10:17:16

1945年的除夕夜,淮海抗日根据地新四军指战员利用敌人过节期间防守松懈,主动出击,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日、伪新设的叶圩据点。

叶圩位于沭阳城西南22公里,沭宿公路北侧,沭阳日军于27日派米森小队70余人和伪沭阳保安5大队200余人,抓夫逼民构筑新据点,企图恢复沭宿公路交通,实现其扩大“伪化区”,分割根据地的阴谋。新四军第310旅兼淮海军分区决定:趁叶圩子据点敌人立足未稳,抓住其远离敌主力,孤立突出的弱点,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拔除这一伸入根据地内的敌伪新据点,粉碎敌人重建据点,扩大“伪化”的企图。

叶圩子据点四周围墙3米多高,墙外为5米宽、2.5米深的 外壕,壕外还用高大树冠构成5米宽的鹿砦,上系集束手榴弹, 有些地段还铺设了铁丝网。敌兵力部署是:日军防守南部,伪军 防守北部。

经过细致侦察,10旅旅长刘震决定采用攻点打援战术,以1支队(1)配属4支队的炮兵连担任主攻;以4支队和淮阴、涟水、沭阳警卫团分别担任对淮、涟、沭三个方向出援之敌的警戒,准备打击援敌。

图片1.png抗战时期的刘震


212日,担任前卫的1支队3团,从驻地杨庄出发,以夜暗为掩护,急行军35公里,到达叶圩子东南的悦来圩、吴圩等地。1支队其他部队进至叶圩子东南的墙头圩。支队决定3团配属两个炮兵连在南面担任主攻,2团为助攻从北侧攻击。18时,配属的两个炮兵连进行炮火准备之后, 31连、2连为第一梯队,从东南角攻击日军防御阵地。3连、4连为第二梯队,在团长王林夫指挥下利用地形迅速接近敌前沿。2团团长汪洋率1连、2连从东北角,政委任茂如率3连、4连迂回至西北角,以形成夹击之势。各攻击分队在向敌发起攻击时,由于未能及时排除障碍,进攻一度受阻。攻击部队迅速组织了爆破队、排障队。战至22时,在敌人防御前沿开辟四条通路,31连、2连和24连迅速冲进敌阵,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经过4次反复冲杀,终于占领数段圩墙。敌被迫退至炮楼和院内顽抗。

21312时,3团团长王林夫命令二梯队投入战斗,向 负隅顽抗的敌人发起最后冲击。34连的指战员一投人战斗, 就以勇猛的冲击,冲人敌据点西南角,用刺刀和大刀将守敌歼灭。21连在团长汪洋指挥下,也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并将日军小队长米森刺死。政委任茂如则带领4连指战员消灭了北屋的敌人。残敌退至据点东南角附近作垂死挣扎。15时,33连、4连和21连,从三个方向同时向残敌发起冲击。又经过20多分钟激战,全歼残敌。

此次战斗,共歼灭日、伪军270余人。其中,击毙日军米森小队长以下38人、伪军大队长以下49人,俘获日军9人、伪军 180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及军需物资。

图片2.png战斗中缴获的日本国旗


作者:
上一条 : 东坝战役
下一条 : 睢宁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