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共产党人好榜样 彭雪枫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整理)
来源 :  09:38:40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出生,河南镇平人。1925年在北京育德中学读书时,参加五卅运动,被选为该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入北京汇文中学,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任汇文中学党支部书记,负责北京东城地区的学生运动。 1927年春参加北京南苑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辗转于各地,从事学运、兵运工作,也曾参与领导农民起义,还开展过党的秘密工作。这一段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
    1930年5月,彭雪枫被派到湖北阳新,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五纵队三大队政治委员、红八军一纵队政治委员。6月任红三军团八军六师政治委员,7月在攻打长沙战役中率部首先攻入城区。后参加吉安、赣州、漳州、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 1931年底任红三军团二师政治委员,次年8月在江西乐安,当叛徒带一个团投敌时,他亲往追赶,挽救了部队。1933年任红三军团四师政治委员,所部在抚州(今临川)八角亭遭敌包围,他率师通信排反冲锋,击退敌人,部队转危为安。1934年先后任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红军大学政治委员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局局长。曾获二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三军团五师师长等职,在攻克娄山关、第二次占领遵义城、巧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通过水草地,以及直罗镇等战役战斗中屡建战功。到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四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等战役。后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1936年秋被派往太原等地,做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阎锡山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
    全国抗战爆发后,彭雪枫肩负重托,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他曾应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续范亭之邀,到山西大学讲授《游击队政治工作教程》,指出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必要性,阐明游击队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原则和内容,后由延安解放社印成单行本在各抗日根据地发行。
    1938年春,彭雪枫赴河南确山竹沟,兼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挺进豫东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壮大抗日武装。尔后东进,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委员会书记。1939年11月所部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任司令员兼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1940年,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六支队,在运河线、黄泛区,北靠陇海路、南跨涡河间,与日军展开游击斗争,并进入皖东北地区,与淮北路东地区活动的部队会合,组建了骑兵团。
    1941年皖南事变后,彭雪枫任新四军四师师长、淮北军区司令员,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艰苦斗争,先后取得1942年冬季淮北反“扫荡”和1943年3月山子头战役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其间他刻苦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博览中外兵书,总结实践经验,对抗日战争的游击战术和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论述。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授课,并主持创办四师骑兵团、拂晓剧团和《拂晓报》。
    1938年至1944年,彭雪枫麾下的新四军第四师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8万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
    1944年8月,彭雪枫执行中央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壮烈牺牲。
    在彭雪枫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对他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新中国成立后,在彭雪枫的家乡河南南阳镇平县,专门修建了“彭雪枫纪念馆”。1994年在诺曼底登陆50周年之际,英国女皇批准将威尔克圣宝剑转赠给彭雪枫陵园,以纪念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民族解放作出的卓越贡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