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华中敌占区大部相继被收复。至同年12月,华中解放区中心只剩下最后一个日、伪军拒降的城市——高邮。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华中分局决定攻取高邮。12月中旬,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刘先胜签发了华中野战军攻占高邮的作战命令。
高邮位于苏中运河线中部,南临扬州、北连两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被称为“运河大门的铁锁”。其时,高邮驻扎着日军1100余人,伪第2方面军第5军第42师5000余人,高邮南30公里的邵伯镇还驻有1500余日、伪军。
12月19日,华中野战军集结3个纵队和华中军区特务团等部队同时发起攻击。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各团首先向高邮外围各卫星据点进行猛烈攻击。66团一夜之间攻克了城东北的双庙、泰山庙、关帝庙等据点。64团攻下了北郊的土围和面粉厂。68团也插到了南门边。第 8 纵队3个团和华中军区特务团都打到高邮城边,将守敌严密合围在城内。
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各团负责先攻占邵伯镇,以切断高邮日、伪军南逃退路,构成对扬州、泰州国民党军的阻击阵地,保障第8纵队对高邮的攻城作战。20日凌晨,55团攻占了邵伯南街,日军退守镇北万寿宫据点,伪军退入镇西边的韬淮岛顽抗。20日晚,55团2营向韬淮岛进攻,至21日15时攻占该岛,全歼守敌。57团则向困守万寿宫的日军发起进攻,日军乘夜幕向扬州逃窜,被57团、61团追歼、拦截,被击毙110人,俘40人。据守邵伯的其余伪军也大部被歼,其中俘550余人。55、59团继又向郭村一带进攻,歼伪军1个加强营。
25日夜,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在苏中军区炮兵团的强大火力支援下,趁雨夜天黑,从城北、城东、城南三个方向向高邮城发起总攻。68团先以云梯登城突破南门。64团3连从城西北角登上城垣,突击队又与日军反复冲杀,扩大突破口,主力随即入城。66团和高邮独立团也从东门攻进城内。另有70、72团各一部相继投入巷战。至26日凌晨,新四军部队攻进日军驻高邮司令部,迫使日军高邮警备大队大队长岩崎学率部投降。随后,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代表新四军,在日军驻高邮司令部的礼堂主持了受降仪式。从此,高邮古城回到了人民怀抱。
在华中野战军第7、第8纵队猛烈进攻邵伯、高邮的同时,苏中军区部队亦全力作战,拔除了宜陵、塘头等日、伪据点10余处,歼伪军4000余人。
12月29日,整个高邮战役胜利结束。是役共歼日军1200余人,伪军8000余人。高邮战役的胜利,拔除了残留在华中解放区中心的最后一个日、伪军大据点。
高邮战役全体战斗英雄模范合影
驻高邮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