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天地能知忠烈心 吴亚鲁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整理)
来源 :  15:31:35
    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翻译、传播、捍卫和实践了马列主义;他是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在黑暗中点燃了指向前方的明灯;他是一位英勇无畏的钢铁战士,在身陷囹圄和敌人的屠刀面前,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他就是南通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吴亚鲁。
    吴亚鲁,1898年12月8日出生,江苏如皋潮桥镇(现属如东县)人。192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努力追求革命真理,投身革命活动。1922年2月5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梅庵,他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南京地方委员会,并当选为主要负责人。不久,吴亚鲁在南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南通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2年暑假,吴亚鲁回到家乡,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他邀集学生50多人,创建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进步团体——平民社,并创办社刊《平民声》,他任社长。这是南通地区最早的进步团体。同时他还积极联合潮桥附近的一些进步青年,组成潮桥青年学友会,刊行《潮桥青年》,揭露土豪劣绅的罪恶,传播革命思想。一批有志青年,在他的引导下投身革命。
    1923年夏,吴亚鲁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党派他到徐州做开辟工作。他以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教员的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宣传工作,组织学生阅读《新青年》、《向导》和其他进步刊物。后来,又把革命宣传活动扩大到徐州七所中学、部分小学和铁路工人中。他还发动青年开展革命活动,建立进步团体,并培养考察了一批积极分子,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经团中央批准,1924年6月,他在户部山召开团员大会,成立了徐州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并担任书记部主任;12月,团支部扩建为团徐州地委,他任书记。1925年1月26日,他以徐州团组织代表的身分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徐州,他组织党团员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声援活动;他还在三女师发动进步学生,赶走了压制学生运动的校长。由于吴亚鲁在三女师驱赶校长的斗争中暴露了身份,七八月间,党组织调他去河南郑州豫丰纱厂从事工人运动,后又调往南京。1926年4月,中共南京地方委员会成立,他当选为委员。
    1926年下半年,吴亚鲁受组织派遣参加北伐军,并参加了南昌起义。1927年底到厦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8月,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厦门召开,他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并任宣传部长。1930年8月,福建总行动委员会成立,吴亚鲁为候补执委。不久去山东工作,先后担任中共山东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省委常委等职。
    吴亚鲁曾三次被捕,身陷囹圄期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在狱中组织了秘密通讯网,开展了狱中斗争。他经常给难友讲解马列主义,讲述革命形势以及抗日救亡运动的情况,鼓舞大家的信心。每当亲友来探监,他最关心的不是个人安危和家庭的情况,而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
    1938年秋,吴亚鲁由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派往平江县嘉义镇“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通讯处”任秘书主任(党内职务是湘鄂赣特委委员、秘书长)。1939年6月12日下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国民党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根据蒋介石的密令,派兵包围了新四军平江嘉义的留守通讯处,将新四军参谋、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骗出机关杀害后,又冲进留守处找负责人。吴亚鲁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挺身而出,大声说道:“我就是负责人,有事找我!”国民党兵围上来抓他,他英勇搏斗,中弹后仍高呼口号,壮烈牺性。
    1939年8月1日,在延安人民追悼“平江惨案”被害烈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敬送的挽联写上道:“在国难中惹起内讧,江河不洗古今憾;于身危时犹明大义 ,天地能知忠烈心。”其中包含着对吴亚鲁的崇高评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