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坚守住每个人的“开山岛”
来源 : 《党史资料与研究》2019年第1期 10:05:12




在江苏省灌云县黄海海域有一座的小岛,叫开山岛。距离陆地12海里,面积不足两个足球场大。1939年,日军就是以这个岛为跳板,北上海州,南下盐城,屠杀我军民1万多人。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个连的部队官兵驻守在岛上。1985年部队撤防,省军区在岛上设立民兵哨所。但由于条件艰苦,前后11人上岛驻守,最长的守了13天,最短的当天就跟船回来了。有人说,巴掌大的地方,哪是去守岛,分明是“坐牢”。

1986年,县武装部找到了王继才,让他去守开山岛。王继才上岛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岛上没水没电,吃的一根葱一棵菜都要从陆地运来。他没有退缩,最终坚持了下来。两个月后,他的妻子王仕花辞去工作,和他一起登上了开山岛。

上岛后,王继才坚持每天升国旗,无论刮风下雨,从未中断过。每天天刚蒙蒙亮,夫妻俩就扛着国旗走上山顶,一人展开国旗,一人肃立敬礼,场面庄严肃穆。升完旗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护航标、写日志……365天,几乎都是同一天。岛上风大湿度大,国旗容易褪色、破损。为了每天都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岛上升起,32年来,王继才自掏腰包购买了200多面国旗。

守岛不仅单调,有时还很危险。一年夏天,海上刮起了台风,王继才生怕国旗被刮坏,急忙顶着风雨向山顶赶去。风越刮越大,他站不起来、睁不开眼,只好沿着台阶匍匐向上攀爬。狂风卷着石块打在脸上手上,划出一道道血痕。好不容易把国旗降下来,他赶紧护在怀里,再沿着台阶一步一步退着下山。到山腰时,他脚下一滑,接连滚下30多级台阶,肋骨摔断两根,掉到了海里。幸亏王仕花及时赶到,救了他一命。

第二天台风走后,过往渔民把他送进了医院,乡亲们劝他:“岛上又没人看,你干嘛这么认真升旗?如果命没了,一家老小怎么办啊?”王继才忍着痛说:“开山岛虽小,也是祖国的领土,哪能没有国旗?只有升起五星红旗,才代表开山岛是中国的土地!如果哪天真的出事了,就把我埋在岛上,让我永远守着国旗!”

32年来,11680多个日日夜夜,王继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着岛、护着旗。为了守好开山岛,父亲去世他没送终,母亲去世没见上,女儿结婚他缺席。为了护好这面旗,台风来时半个月断绝给养他靠吃生牡蛎活了下来,妻子在岛上临盆时他自己接生,让母子闯过生死关……渐渐地,开山岛夫妻哨的故事传遍了江淮大地。

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不幸逝世,最终兑现了他“守岛直到守不动那一天”的铮铮誓言。

两个人,一座岛,32年守护一面旗。渐渐地,开山岛夫妻哨的故事传遍了江淮大地。当地的一些青年民兵接过了王继才手中的枪,主动上岛值守。王仕花担任了哨所的名誉所长,继续带领年轻人坚持升旗。如今,开山岛上的那面五星红旗依旧鲜艳夺目,高高飘扬!


(本文作者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南京博物院志愿讲解员)


(责任编辑侍晓莎)


作者:刘静渊
上一条 : 人民的胜利
下一条 : 永不凋谢的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