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第一面国旗的升起
文 • 李春发
来源 : 《世纪风采》2009年第6期 09:48:58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在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迎接开国庆典、整修天安门广场的决议。市人民政府责成建设局拿出修整天安门工程计划。整修工程具体任务之一是在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天安门城楼与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修建一座国旗旗杆。
    市建设局副局长赵鹏飞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经过周密计划,他对整个工程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将旗杆底座汉白玉栏板等建筑设计交由建筑局建筑师钟汉雄负责;旗杆的结构设计则由建设局技术负责人、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设计、施工负责人林治远来完成。
    按照要求,旗杆的高度与天安门城楼的高度应该同等。经过一番实地测量,林治远得出的数据为35米高。按理说,35米并不是很高,制作起来也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在刚刚解放的北平,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要找出适合于做旗杆的材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林治远想方设法到处奔波打听,最后了解到市自来水公司有一些水管可以代用。为此,他立刻亲自奔赴市自来水公司,精心选用了4根直径不同的自来水管,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焊接。可是,焊接完之后,一量长度才22.5米,达不到35米高的要求。
    情急之下,林治远只好将焊接后测量的结果如实报告给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指挥部听了汇报,当场进行研究,还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因地制宜,灵活对待,确定国旗旗杆的高度就为22.5米即可。
    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对旗杆制作进行了具体分工,大家分头开始制作。
    开国大典的升旗问题到底怎样解决为好?不能让毛主席走下天安门,也不能让别人替他代升。怎么办?最后想出了用电钮升旗的点子。
    旗杆制作开工后不久,国庆筹备小组领导来到现场检查工作时明确提出:“升旗要自动的,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旗就更好了,这样更有政治意义!”
   自动升旗方案还是由林治远来具体落实。林治远接到任务之后,与有关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自动升降的开关设施。他们首先设计出这样一个方案:国旗自动升降,升降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一致,国歌奏完以后,国旗升到顶端并自动停止。
    根据这个方案,技术人员设计出了一个简单的机械设施来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用的钢丝绳两端各焊了一个钢球来控制升降开关,只要升降速度设施碰到两端的钢球,便会自动停止升降并且自动断电。
    为了防止升旗出现差错,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检查了升旗的各个环节。他们在旗杆下和天安门城楼上反反复复不知试验了多少次。当认定自动升降设施运行正常时,才于9月下旬拆除了旗杆周围的脚手架。
    至此,新中国第一根国旗杆高高地竖立在了天安门广场上。
    1949年9月30日,电钮安好后,为了确保第二天升旗仪式真正做到万无一失,工作人员又在晚间做了一次试验。然而,万万没有想到,一直运行正常的升降开关,在进行预演的关键时刻却出了故障。开始时,他们以一块红布代旗,安装好以后,按动升降开关按钮,这块红布便徐徐向上升起,但当红布升到旗杆顶部以后,马达却并没有停止运行,把这块大红布绞到了旗杆顶的滑轮里,马达不能转动,旗子也退不下来。此时,安装旗杆的脚手架已经全部拆除,人上不去,无法修理。这一突发事故搞得大家抓耳挠腮,一时没了主意,忧心如焚。
    有关负责人闻讯后马上赶到现场。看完现场,弄清故障原因之后,就迅速与消防队联系,请消防队火速增援。消防队运来了云梯,可升起后仍然差几米够不到旗杆顶,大家更加焦急了。
    见此情景,赵鹏飞又找来能够熟练搭棚彩的兄弟两人。这兄弟俩来到旗杆下,毫不犹豫地穿上铁鞋,冒着生命危险从云梯顶爬到旗杆顶,把那块大红布取了下来。
    此时,总指挥聂荣臻和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也到了现场,对故障进行了分析,并责成有关人员检查时一定要细致,每个环节都不能有疏漏。
    故障排除以后,工作人员从头到尾对每一部位、每一环节又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修理。经过反复试验,直到10月1日凌晨,才确认国旗升降设施没有问题。但是,为了防止意外,工程指挥部还是特意安排专人守候在旗杆下面,准备万一毛泽东按动电钮时国旗升到顶端还不停下来,便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切断电源。
    10月1日下午2点55分,毛泽东主席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陆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3点整,历史性的时刻到来了,当毛泽东听到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国旗”后,便从容地大步走到升旗按钮前,用力地按动了电钮。只见那面巨大的国旗缓缓地升上蓝天,最终定格在22.5米高的铁杆上,鲜红耀眼地迎风高高飘扬。
    有关的人们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作者:
上一条 : 开国大典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