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开国大典珍闻
文 · 姚 远
来源 : 《世纪风采》2009年第6期 10:11:47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开国大典。而一些发生在开国大典期间的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与细节秘密,有很多是在以后才逐渐披露的……
 
庆典前夕开国领袖在做什么
 
    在开国大典前一天晚上,毛泽东本想早点休息,好以饱满的精力参加第二天的开国典礼,但因处理一些重要事务,他一直没有离开办公室,直到次日凌晨6点。
    在毛泽东夜间伏案工作时,警卫人员曾几次轻手轻脚地走进办公室,提醒他早点休息。毛泽东只是口头答应休息,却并没有离开办公桌半步。这事让周恩来知道了,他亲自打电话给警卫人员,叮嘱他们说,主席下午2点要开会,3点钟还要上天安门,一定要催促主席早点休息。警卫人员放下电话,又到毛泽东办公室,把周恩来的话重复了一遍,毛泽东这才停止手头工作,站起身走出办公室。
    毛泽东在院子里走动了10分钟左右,便回房休息。平时,他一般是下午3点钟起床,今天情况比较特殊,他特意叮嘱警卫:“下午1点钟叫我起床。”
    当时针指向1点时,毛泽东听到警卫排长阎长林叫声,立刻坐起来,揉揉眼睛说:“这么快呀!”据卫士马武义回忆,到下午1点钟的时候,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毕,包括主席穿的衣服、皮鞋。主席的羊毛衫上有个大窟窿。“我帮他把上衣穿上了,又帮他穿下身的衣服,下面也有两个大窟窿,他两条腿用力一蹬就蹬到两个大洞里面去了。主席还挺幽默的,他说这就好了,两个大洞看不着了。”最后,毛泽东穿上了准备参加盛典的“礼服”———那件黄绿色的将校呢的中山装。
    一切准备就绪,毛泽东步行走进中南海勤政殿,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离开勤政殿,到天安门参加开国典礼。
    在离开勤政殿之前,秘书叶子龙对毛泽东说:“主席,稍休息一会儿,按时正点到天安门就行了。”
    毛泽东微微一笑,风趣地说:“好嘛,疲劳战反正是一个接一个。我们打了几年的疲劳战,打出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又是建国的第一天,又是一个疲劳战。到天安门上还要连续站几个小时。看来,咱们的命运就是打疲劳战吧。”
    在一旁的周恩来说:“这就是高效率的疲劳战,三年解放战争,消灭了敌军好几百万,建立了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效率还不高呀?”
    大家有说有笑,很快汽车就驶出了中南海,直奔天安门城楼。
 
阅兵曲的选用最终定下了哪几首
 
    担负着为开国大典和政协会议演奏重任的军乐团,被人们称为“礼乐之神”,是一支由200多人组成的联合军乐队,由罗浪担任总指挥。
    就在联合军乐队投入训练的时候,有一天,阅兵指挥部召开了有苏联专家参加的部队负责人会议。会上对采用什么样的曲子作为阅兵典礼乐曲出现了分歧:第一种意见是随便找一个好听的阅兵进行曲就行了;第二种意见则是用苏联的阅兵曲。
    轮到罗浪发言的时候,他说,是不是可以用我们自己的一些革命歌曲改编的军乐曲子。会上对此事的争论颇为激烈。鉴于意见一时难以统一,阅兵副总指挥杨成武指示罗浪,写一个阅兵和群众游行的乐曲曲目上报中央。
    很快,毛泽东就作了“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的批示,决定采用罗浪所报的《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队进行曲》等5首曲目为开国大典乐曲。
    阅兵曲目确定下来以后,为了使其达到适合典礼使用的音乐标准,罗浪挑灯夜战,连夜对乐曲的旋律和配器进行了修改。
 
谁鸣放了开国大典上的第一朵礼花
 
    开国大典的议程安排中,起初并没有鸣放礼花这个项目。
    在北京的苏联顾问根据苏联的国庆经验,向大会筹委会建议开国大典最后一项议程应放礼花。施放礼花能使新中国的第一个夜晚五彩缤纷,当然很好。但礼花是什么样子,没有几个人知道。于是任务下达给了华北军区的一位叫张桂文的作战科长。当时他感到莫名其妙,因为他不仅不知道怎样制作礼花,也从来没见过礼花,但他通过苏联顾问找来了苏联十月革命节阅兵的纪录片,知道了放礼花是怎么回事。苏联施放的第一层礼花是信号弹,张桂文这才明白礼花与作战科的关系,所以开国大典上的礼花全是苏式信号弹。
    张桂文立即组织了礼花小分队在辅仁大学广场上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开国大典那一天,当夜色低垂,群众游行接近尾声时,大会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用电话发出了施放礼花的命令。
    张桂文接到命令,马上也抓起麦克风,充满激情地连续喊了三遍:“各位注意,现在施放礼花!”然而一点回声也没有,麦克风坏了。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都替张桂文捏了一把汗。40年后,住在空军干休所的张桂文深情地回忆说:“我们搞作战的,总是不止一套方案。因为我们不能把一件事情看死,战斗中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敌人在变,我们也要变,必须拿出几套作战方案。”这位施放礼花的指挥员当时制定了三套方案:第一套是由他利用广场扩音器向施放礼花的6个点呼叫,直接下达命令;第二套是如果麦克风失灵,就由他在指挥部发放一颗信号弹,表示放礼花开始;第三套方案是如果他的信号枪出故障,派一个人通知最近的礼花点,其他各点见到礼花都一齐放。此时,当第一套方案失灵后,张桂文二话没说,走出用木板搭成的临时指挥部,从腰间抽出事先准备好的信号枪,冲着黑色的夜空打出了一颗绿色信号弹。
    这突如其来的枪声,使周围的人们不禁大吃一惊。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广场周围的6个发射点同时轰然爆响,五彩缤纷的“礼花”喷向夜空,照亮了广场,也染红了古老的天安门。
    张桂文恐怕没有想到,他那颗应急的信号弹,竟然成为开国大典之夜的第一朵礼花。
作者:
上一条 : 开国第一宴
下一条 : 第一面国旗的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