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月塘集保卫战
来源 :  18:14:08

193911月中旬,奉江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之令,新四军第4团团长张道庸和政委卢胜率团部及第2营,穿越日伪军重重封锁线,协助苏北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部,将一批13万发子弹从浙皖交界的国民党第三战区仓库运到江北。完成任务后,部队进入泰州西南的嘶马、大桥地区休整待命,补充给养。下旬,江南指挥部命该部以苏皖支队名义挺进天(长)六(合)仪(征)扬(州)地区,任命张道庸为支队司令员,卢胜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苏皖支队是苏南新四军进入江北的第一支主力部队,是新四军向北发展的开始。为了斗争需要,张道庸改名陶勇,卢胜改名李胜,率部进入仪征以北的月塘集一带,积极开展抗日活动。

图片42.png陶勇(张道庸)


新四军的出现让日伪军深感不安,一场围歼阴谋悄悄开始实施。1218日,200多日军、600多伪军于扬州、六合两地集结出动,分进合击月塘集。国民党仪征县大队500余人也隐蔽在月塘集西北侧,妄图趁火打劫,袭击苏皖支队的侧翼。

接报敌情后,支队认真分析敌我力量及月塘集一带的地形,决定避敌锋芒、外线作战,坚决打好这一仗,为打开抗日局面、建立根据地奠定基础。

部队迅速按作战部署撤出,经半个多小时急行军,转移到月塘集以北10里外的移居集以南。这里冈峦起伏,沟坎众多,草木丛生,非常适合打伏击。陶勇命部队在此隐蔽设伏,采用正面伏击、两翼突袭战术,准备待机出击。

图片43.png


中午时分,日伪军小心翼翼向月塘集逼近,不曾想未遇任何抵抗即进入集镇。敌人满以为新四军不敢应战,遂在抢来老百姓的鸡、鹅饱餐一顿后,派300余伪军继续向移居集进犯。

当伪军一步步走进伏击圈后,陶勇指挥正面阵地上的部队突然开火,一下子撂倒了十几个伪军,同时,隐蔽在两翼的两个连也迅速出击。伪军惊慌之下,仓惶溃退。很快,伪军组织第二次冲锋,但又一次被猛烈火力击溃。

日军指挥官十分恼火,下令日军全力出援。敌人用掷弹筒和机枪向新四军的防御阵地攻击前进,指战员们则利用有利地形沉着应战。他们一直等敌人进入手榴弹投掷距离后,才枪弹齐发,顿时将敌人打倒一片。陶勇还下令让几名号兵在不同方位吹起冲锋号。日伪军不知新四军有多少人马,吓得连忙后撤。就这样,敌人连续发动数次冲锋,但仍被牢牢阻挡在阵地前,毫无进展。眼看日落西山,日伪军不敢恋战,抬起死尸和伤员向月塘集退去。

苏皖支队跟踪追击,于傍晚时分向日伪军发起进攻,后利用夜间突入月塘集。经3小时激烈战斗,日伪军全被压缩在北侧的一座三进大庙里。短暂战场休整后,陶勇考虑到敌兵力较多,部队若继续强攻,势必损失不小,遂下令撤出战斗。附近观战的顽军见无利可图,也败兴而归。日伪军不明虚实,于19日拂晓时分仓惶撤离。月塘集又回到苏皖支队手中。

月塘集保卫战是苏皖支队对日军的首战。这一役,共毙伤日军30余人、伪军7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40多件,而新四军仅部分战士负伤,无一人阵亡。战斗的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从此,苏皖支队在江北站稳了脚跟。


作者:
上一条 : 洋沟溇战斗
下一条 : 延陵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