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大胡庄战斗
来源 :  10:33:39

19413月,新四军第3824团奉命由皖东北开赴苏北盐阜区,执行地方化和加强地方武装任务。部队在淮海与盐阜两大抗日根据地的交界处苏家嘴一带集结。团部安排12连,在苏家嘴西北10公里处大胡庄一带警戒涟水方向日伪军动向,以保证主力侧翼安全,并派副营长巩殿坤随2连行动。

425日深夜,盘踞于涟水城的日军获悉情报后,遂带领日军200多人和伪军400多人,兵分两路,以钳形包剿之势,直扑大胡庄。

26日凌晨战斗打响。日伪军冲进了大胡庄,把2连拦腰截断。连长晋志云指挥12排利用院墙、猪圈和房屋的窗口就地反击。副营长巩殿坤指挥3排抢占房屋,把住巷口等几个有利地形,奋起还击,压住敌人突如其来的冲锋。敌人每隔半小时就发动1次进攻。在多次进攻失利后,敌人连续施放了毒瓦斯,趁烟雾未散,又发起攻击。这时,2连人员已伤亡过半,子弹、手榴弹也所剩无几,已无突围可能,只有与敌人决一死战。巩殿坤果断地命令战士们上好刺刀,当日伪军冲到面前时,他大喊一声“杀”,并率先向敌人猛刺,战士们也一起与敌入展开殊死肉搏。被分割在另一边的连长晋志云沉着指挥第1、第2排的战士将房屋的山墙打通,让战士们能穿墙移动,较好地隐蔽自己,有效地杀伤敌人。尚存的战士们越战越勇,子弹打光了,用刺刀拼,刺刀拼弯了,用大刀砍,大刀砍钝了,又用枪托抡、用砖头砸。

战斗一直延续到中午时分,枪声渐渐平息,2连勇士们几乎全部伤亡。在战后打扫战场时,惨烈场景令人悲愤。战士们有的尸体焦糊、面目全非,有的头颅被砍、肢体残缺不全,有的被绑在木头上、放在山芋窖里活活烧死,连长晋志云的遗体已经无法辨认,副营长巩殿坤全身烧焦,只剩下一只穿着鞋子的脚尚可辨认。等到新四军增援部队赶到大胡庄时,敌人已经撤退。

在这场悲壮的战斗中,2连全体指战员面对8倍于己的敌人和悬殊的武器装备,毫不退缩、顽强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战士刘本成是唯一的幸存者,当时他被日军毒瓦斯熏昏,身上又压了战友遗体,全身是血,侥幸躲过敌人搜寻。他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那段战斗场景:“机枪手牺牲了,炊事班长端起机枪向敌人扫射;子弹打光了,有的上起刺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有的和敌人抱在一起往火里滚,有的用棍棒、铁锹与敌人搏斗。到了上午11时左右,二连伤亡惨重,连排干部全部牺牲。”

大胡庄战斗,是新四军开辟与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时期发生的一次极为惨烈的战斗。2连指战员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他们面对强敌敢打敢拼,有进无退,用生命和热血生动诠释和铸就了我军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

图片18.png烈士遗骸发掘现场


图片20.png刘本成遗物


作者:
下一条 : 金牛山反袭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