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五卅运动在苏州
来源 : 世纪风采杂志社 19:12:06

一百年前,伟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席卷全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州人民迅速投入革命洪流之中,掀起数次大规模反帝怒潮。历经五卅运动的斗争洗礼,苏州民众的思想觉悟得到蜕变提升,深厚的群众基础使苏州基层党组织得以建立、磨炼和壮大,为国民大革命高潮蓄积了蓬勃力量。

吹响斗争号角

19255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了冲进工厂要求复工的领头工人、中共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528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党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30日发动学生和工人到租界内举行大规模反帝示威活动。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时,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向密集的群众开枪射击,打死学生、工人等13人,伤者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接下来几天,在上海和其他地方又连续发生外国军警枪杀中国民众的事件,激起了上海以至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与上海唇齿相依的苏州,第一时间传来五卅惨案的消息,吹响了声援上海工人的集结号。531日清晨,中共党员、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姜长林,受恽代英、侯绍裘派遣,从上海赶到苏州,与中共党员叶天底、苏州工专学生秦邦宪、博文中学教师许金元等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了五卅惨案的经过,并传达党的指示,决定迅速行动起来,扩大宣传,发动苏州民众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青年学生先发而动。61日上午,苏州各校学生走上街头,在闹市区、交通要道、茶馆、剧院、码头散发传单,演讲惨案经过,鼓动工人、商人、市民雪耻救国,以实际行动支援上海人民的斗争。午后,23所学校代表在青年会参加联席会议,准备第二天的示威游行。62日,20多所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在公共体育场集会后,手持旗帜,上街游行,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援助上海失业工人”“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64日,为声援上海的“三罢”,苏州学联、吴县教育会致电上海报界和北京外交部,为五卅惨案向日、英帝国主义提出严重抗议,要求“卫国权”“保民命”,形成苏州声援活动的第一个浪潮。

社会心声警醒震荡。65日,苏州总商会、市民公会、苏州学联等19个团体联名发出公电:“五卅惨案,凡吾同胞,无不发指,本总商会等,也已发电表示,愿共奋斗。”66日,各界联合会在北局等闹市区组织演讲大会,进行“中国为什么穷”“国耻小史”“帝国主义的手段”“怎样对待列强”等专题演讲,听众近万人。当晚,进步青年组织中国孤星社委员长安剑平在东吴大学发表题为《我对于沪案之观察并告公正外人》的演讲,沉痛呼吁“我们中国这次断不能退让下来,若退让下来除非亡国”,与会听众无不动容。

各界联合掀起高潮。67日,在青年学生的带动下,苏州首次举行各界联合会示威大游行,3000多名学生和近30个团体1000余名群众参加,队伍“连亘有数里之长”。广州沙基惨案发生后,苏州各主要街道及店铺、军民住户门口都张挂上书“卧薪尝胆”“永不忘志”“万众一心”等字样的横幅标语,各工厂、学校、团体一律悬挂半旗,以示对死难民众的哀悼。630日,苏州各级联合会在公共体育场举行“沪汉惨案死难诸先烈追悼大会”,万余群众臂缠黑纱,手持白旗,同声严斥日、英帝国主义屠杀中国民众的暴行。大会号召“全苏州人民一致奋起,继承流血烈士的遗志,打倒残暴的帝国主义”。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上万群众涌向街头,高唱《五卅烈士纪念歌》,呼喊“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等口号。游行队伍最后来到苏州镇守使署,要求政府据理力争。与此同时,常熟、太仓、昆山、吴江等县各界群众也都纷纷集会游行,通电声讨,悼念沪、汉、粤、川死难人员,掀起如火如荼的声援热潮。

结成统一战线

五卅惨案发生的当晚,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斗争扩大到各阶层人民中去,结成广泛的反帝统一战线,号召立即掀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为加强对运动的领导,中共中央成立了由李立三任委员长的上海总工会,同时成立具有联合战线性质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作为运动的公开指导机关。

在苏州,叶天底与潘志春、许金元等中共党团骨干分头组织各界人士开展声援活动,成立了由工人俱乐部、学联、教育会和总商会等团体组成的苏州各界联合会,统一领导全市的声援活动。许多团体、行业、单位也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如全市工人组织的五卅惨案后援会、学生和妇女界的五卅支援会等,使支援声势越来越大。

为了支援因持续罢工而导致生活困难的上海工人,苏州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募捐活动。经过工人俱乐部的发动,东吴绸厂工人首先发出倡议:即日起将荤菜一律除去,改吃咸菜10天,用省下来的钱接济上海的工人。全市36家丝织厂工人群起响应,一致决定,半月之内以酱油汤、萝卜干代替荤菜,共节约菜金2200多元。其他行业也纷纷行动,竞相捐款。

各校师生也以各种形式开展募捐活动,其中乐益女中成为全市各校募捐的先锋。在中共党员、乐益女中教师叶天底的组织下,首先在学生中间发起募捐,随后4名学生和3名教师乘火车去无锡劝募,并散发传单扩大影响。66日,根据苏州学联通过的募捐活动议案,苏州各校统一行动,组成千余个劝募小组,分别向茶馆、书场、戏院、饭店、殷实人家及路人劝募,有的还走出城市,下乡募捐。在校主张冀牖的支持下,乐益女中组织学生义演筹款,引起轰动,上海《申报》报道:“组织募捐,乐益女中成绩最优。”69日,苏州学联将各界首批捐集的大洋6000元送交上海罢工工人,到6月中旬,又募款近5000元。在工人、学生爱国热情的感召下,商业、文艺、市民公社等各界人士纷纷解囊,共募集捐款近2万元。之后上海市总商会退回6000元。710日,经苏州各界联合会讨论决定,用这笔余款将马军弄拓宽成大路,定名“五卅路”,永志纪念。

抵制日货、英货是五卅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运动后期,重点转入争取关税自主的斗争。65日,吴县教育会率先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劝告各商,对于中国货一致积极提倡”。68日,学生联合会也致函总商会,“务希贵会调查各商店之英日存货,劝勿再售,并严密规定惩罚续进办法,以警不肖而壮民气。尤望贵会劝告商店,自后报纸勿登英日广告”。613日,苏州各界召开联席会议,商定即日起对英、日两国经济断交,调查各店英、日货存底,对“彰明较著之英、日货,如大英牌香烟、仁丹之类”立即停止进货。工商界也提出“不与仇人交易,不进仇货”的口号。全国中华国货维持会为此专门派人前来联络指导。

对抵制仇货,苏州商界内部意见不一,行动不力。各界联合会和苏州学联于72日、7日、8日三次致函敦促。总商会被迫于7日邀集各业共同议决抵制仇货的五项具体办法,规定:如查有私运证据,应将该店牌号、姓名登报公布,以为忘耻者戒。并决定:提倡国货,由本会会员发起集股组设国货商场。为推动商界查禁仇货,学联组成18人调查组,会同商界一起调查外货。在此过程中,学生拆除、捣毁了十几处英商大型广告牌,并在全城张贴“勿忘国耻”“提倡国货”“万众一心”的大标语,愤怒的群众还迫使洋税公司将查获的136两鸦片在北局当众烧毁。

随着斗争的深入,苏州学界、商界越来越认识到抵制仇货的根本在于关税自主。78日,苏州总商会致电段祺瑞执政府,要求“向英国严重交涉,以还我关税自主权,国民誓为后盾,不达目的不止”。学生联合会除致电段祺瑞执政府外,还出版关税自主专刊,邀请对关税问题素有研究的萧楚女等到苏州青年会做专题演讲。1124日,苏州学联组织学生就关税自主问题到玄妙观和阊门马路做演讲,并在全城散发数万份传单。1226日,苏州学联再次致电段祺瑞执政府,指出“保护本国工商业之发展,非关税自主不可”,关税能否自主,“实我民族经济解放之第一重要关键”。这一新的觉醒,无疑是五卅运动的一大思想成果。

播撒革命火种

1925821日,中共上海地委改组为中共上海区委(亦称中共江浙区委),仍领导江浙沪地区党的工作。针对苏州支部名存实亡的状况,中共上海区委决定派人到苏州重新建立党组织。

中共党员、上海大学附中校务主任侯绍裘正好应邀到苏州乐益女子中学任校务主任,区委决定由他负责组建苏州党组织。8月底,侯绍裘邀集刚在上海大学入党的张闻天及共青团员张世瑜、徐镜平等一起到苏州任教。在上海景贤女中读书的团员沈霭春、沈联春姐妹也随他们转学到乐益女中。侯绍裘、张闻天与已在该校任教的叶天底联系后,于9月初成立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因侯绍裘身兼数职,活动繁忙,只担任委员,而由叶天底任书记兼组织委员,张闻天负责宣传。

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以乐益女中为基点,先后邀请恽代英、萧楚女、施存统、安东晚等早期共产党人来苏做演讲,宣传革命形势,启迪群众觉悟,推动党团组织的发展。在乐益女中吸收教师王芝九、徐镜平、张世瑜,学生沈霭春等入党,在其他学校吸收许金元(独支第二任书记)、汪伯乐(独支第三任书记)等入党,在产业工人中发展葛炳元、张春山等入党,到1925年底,中共苏州独立支部已有党团员24人,许多都亲历了五卅运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是当时中共上海区委下属的9个外埠党组织之一。它的建立,揭开了苏州人民革命斗争的新篇章。

1924年,曾在五四运动中积极组织青年读书会,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青年孙选结识了侯绍裘,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不久,由侯绍裘介绍加入国民党。19253月,中共上海地委派共产党员刘重民等到沙洲一带活动,以筹建国民党组织的名义发展共产党员,对孙选进行了重点考察。516日,孙选由中共上海地委批准为中共党员。入党后的孙选与中共党员周水平一起,以澄南小学为基点,联络进步青年教师,组织星光社,秘密出版《星光》旬刊,传播革命思想。不久,中共上海地委决定建立中共江阴支部,由孙选任支部书记。1926年春,中共上海区委决定将中共江阴支部改为独立支部,由孙选任独立支部书记。

19262月,正在上海积极参加五卅运动的共青团江浙区委候补委员李强被中共上海区委派回家乡常熟开展工作。李强首先在先进青年中物色对象,他先后发展曾参加过五卅运动的上海大学学生王耕英和曾雍孙加入共青团。这时,曾在五卅运动中被捕的中共党员周文在出狱后回常熟过寒假。211日,李强找到周文在,成立中共常熟特别支部。特别支部在“同志联欢社”“改作社”等进步团体中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吸收邹逸中、钱宗灏、陈芷湘、邹思廉等人入团,通过党团骨干引导进步团体活动,注重提升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增强了党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19268月,中共党员王芝九由组织派遣到达昆山,以昆山县立中学训育主任为职业掩护,开展革命活动。王芝九到昆山后,一方面着手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另一方面根据中共中央有关“在国民党中的我党党员和团员应该成立秘密组织”的指示,建立中共昆山特别支部,由他本人任书记。他以县中为基地,在学生中秘密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引导,组织时事学习小组和宣传队,办起集合图书馆,团结积极分子,先后发展周巨中、冯山林等几名进步学生入团。

至此,苏州(包括吴县)、江阴(包括张家港)、常熟、昆山的地方党组织相继建立,开始领导这一地区革命斗争,为即将到来的大革命高潮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科研处处长)  

 责任编辑:束伟


作者:赵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