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邓小平理论在昆山的成功实践
——析昆山经济发展四步战略
来源 : 《江苏改革开放30周年论文选》 11:10:03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一个农业小县,经过20多年的跨越式的发展,以一座现代化工商城市的崭新形象奇迹般地崛起在长江三角洲。在9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5200余家外资企业投入了300多亿美元的国际资本,世界500强企业有50多家落户昆山,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国际市场的六分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昆山市土地占全国万分之一,聚集了全国百分之一点九的外资、九分之一的台资;人口占全国万分之五,创造了全国百分之一点三的进出口总额,超过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回顾发展的历程,昆山人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令世人瞩目的昆山之路。完全可以说,昆山发展的每一步脚印,都是邓小平理论指引的结果;昆山实施的每一步战略,都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理论指引昆山人大力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实现了从单一的传统粮食耕作向乡镇工业崛起的农转工的第一次转型。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①“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②这篇报告实际上是十一届二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宣言书。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解放旗帜,完成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转折,使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得以突破。
     1984
5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小平同志关于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从大连开发区起始,陆续批准了14个国家级开发区。而昆山,只是一个农业小县,既不沿海,又没有港口。
    
当时的昆山县委、县政府果断作了三个转移的决策: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副工全面发展转移;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移;从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移;从自建型经济向横向联合型经济转移。从而使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各项工作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昆山人发挥紧靠上海的区位优势,开始了加快发展乡镇工业,实行横向经济联合的农转工的第一次转型。
    
横向经济联合,昆山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行政壁垒,实现了生产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布局调整,在客观上起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积极作用;横向经济联合,使昆山乡镇企业在较短的时间能够实现起步晚、起点高的蓬勃发展。截止198510月底,全县先后60多家企业分别与国内70家企业联营,其中与上海联营的有38家,与其他省市联营的有9家,有46家企业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昆山人悄无声息地靠自己的力量,在县城东部办起了3.75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开始了自费开发区的艰苦创业的历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③昆山开发区的开创和发展,同样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自费建设开发区,政策上没有优惠,资金上缺乏支持,国内尚无先例可供借鉴,风险大困难多。昆山人在决策思想上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从四个方面创办出昆山开发区的特色。一是在模式选择上,采取依托老城,发展新区;二是在开发方针上,坚持富规划,穷开发;三是在开发步骤上,做到滚动发展,逐步到位;四是在开发目标上,以经济开发带动技术开发。
    
邓小平同志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④昆山人遵循小平理论,确立了三个为主、四个一起上的战略举措:资金以引进为主,项目以工业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实行内联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同时并举。1985年开发区创办之初,就引进了全省第一个县办中外合资企业。到1991年,开发区累计引进企业5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36家,引进国际、国内资本折合人民币4亿多元,走出了一条投资省、速度快、效益好、自费兴办开发区的路子,在全国开发区中独树一帜。昆山开发区完成的工业产值,相当于当时全国14个沿海开发区中的第5名。
    
在国务院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规座谈会上,李鹏总理说:可以按照昆山的办法……各地可以选择一些地方,进行自费开发,建立自己的开放城市或是经济开发区,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国家进行验收,然后再戴帽。1992822,国务院正式批准昆山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县级市创办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东方风来满眼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小平理论指引昆山人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第一轮高潮,实现了从发展乡镇工业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
     20
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时期。
     1992
年初,邓小平出现在深圳。119,《深圳特区报》发表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轰动全国。小平同志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⑥“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象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⑦昆山人抓住三个极好的发展良机(即:一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二是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三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序列),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利用浦东效应,打时间差、空间差,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第一轮高潮。
    
昆山人紧紧抓住这些机遇,以引进外资项目为重点,项目开发逐步实现从以内引外以外引外、从来者不拒择优落户、从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战略转移,全市经济建设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表现之一,利用外资的数量和水平大幅度提高。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资开始取代中小资本争相落户。伴随着大项目和超大项目的落户,其投资的技术档次、规模、配套带动性以及现代化管理开始真正展现。创办于19927月的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是昆山开发区引进的第一家投资规模最大的台资企业。随后,号称四大金刚的统一食品、六丰机械、樱花卫厨和捷安特自行车以及日本精工、丰田等大项目相继进入昆山,投资额都在3000万美元左右。
    
表现之二,引进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档次,对带动昆山地方工业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昆山中小企业与国际著名企业配套协作,一方面加强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提高中小企业的软件水平;另一方面在项目、产品的合作中,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装备的改告,提高产品档次,加快产业升级,壮大企业实力,还常常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昆山市苏杭电路板集团公司原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通过配套协作,公司先后三次进行技术改造,总投资9700多万元,引进全套计算机控制的印制电路板设计、生产、检测设备,企业成为全国内资企业印制电路板最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以及昆山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昆山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步由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在发展思路上,以国际化为总目标,扩大开放,提高水平,努力促进社区环境的城市化,产业结构高新化,经济发展外向化,社会服务规范化。在开发策略上,坚持引进与利用相结合,努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在产业结构上,逐步由以二产为主转向二三产并重。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昆山仅开发区就累计投入基础建设资金11.52元,引进外商投资企业420家,总投资29.22亿美元,合同外资26.47亿美元,到帐外资14.5亿美元。一个与国际接轨、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新城区基本形成.
     “
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小平理论指引昆山人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不失时机地拓展利用外资的领域,实现了从原来的村村冒烟转为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散转聚的第三次转型。
     1997
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受到重挫,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下滑趋势;另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和中国中西部地区推出更为宽松的政策,沿海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优势弱化,国际资本出现分流的趋势,招商引资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昆山人在困境中冷静分析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趋势后,敏锐地觉察到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将向长江三角洲转移,果断作出了主攻台资的战略决策,于是及时调整招商引资策略,变等客上门为主动出击,在全国利用外资普遍滑坡的情况下,保持了一枝独秀。
    
探究其原因,是昆山人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⑧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⑨的精神,实现了从原来的村村冒烟转为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散转聚的第三次转型。
     1997
年下半年,昆山市委、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递交一份关于建立出口加工区的申请报告。2000427,国务院批准建立15个出口加工区,108,昆山出口加工区率先封关运作,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关动作的出口加工区。2002年,在全坏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引进外资达500多亿美元,超过美国,第一次成为世界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这既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上帝的恩赐。国际权威人士指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利用外资大幅跃升,建立出口加工区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作为全国县级市唯一进入国家队的园区,目前,园区拥有孵化面积3.7万平方米,吸引留学英、美、德、日等国学者创办了科技企业90多家,主要是软件、生物、光电、精密机械等高科技产业。
    
昆山玉山民营科技工业园创办于199710月,截至目前,该科技园已吸引了来自沪、浙等16个省、市390多家企业入园,总投资33.7亿元,已形成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精密机械模具、高档纸制品为主的产业基地。
    
昆山花桥镇成为江苏与上海无缝对接的最佳选择。200012月,江苏省外经贸厅和昆山市政府共同发起,建设江苏花桥国际商务中心,商务中心集国内外商贸物产业的功能区。目前,入驻企业100多家。
    
目前,昆山各类园区利用外资、工业销售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均占全市的90%以上,GDP占全市的80%以上。园区已成为产业聚集的高地,利用外资的密集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发动机。
     “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小平理论指引昆山人实施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了从粗放型经济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低转高的第四次转型。
    
进入新世纪,站在世纪之交历史门槛的昆山,如何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再创新优势?昆山决策层学习邓小平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示,作出把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作为新世纪经济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运行质量,完成经济结构由低向高战略性调整,实现昆山经济发展的第四次转折和飞跃,把新世纪昆山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定位在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上。
    
昆山开放型经济在多年量的积累基础上,正在发生质的跳跃,全市引进大批科技含量较高、投资强度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外资项目,目前,全市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其中尤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令人瞩目。目前,全市电子信息类项目累计达到650多个,投资额超过60亿美元,产出已占全市工业总量的38.6%,构建了从履铜基板、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电脑接插件到整机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昆山已成为国内重要的IT生产基地之一。同时,昆山大力引进研发机构。目前,全市已有40多家外资企业在昆山设立研发中心。这两年,中创软件、托普集团、浦东软件园昆山分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精华科技园等一批国内外软件研发项目相继落户昆山。2001年,昆山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科技创新示范试点城市。
    
在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近几年,昆山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涌现了一大批外向型、配套型、科技型企业。2007年,全市私营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注册资本累计突破400亿元。外资、民资双轮驱动,为昆山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加快经济发展中,昆山市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用地管理,提出了5432”集约用地新机制,以每亩土地投资额作为衡量标准,合理确定供地量,规定在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及乡镇,每亩土地的投资额分别不得低于50403020万美元,以提升土地资源对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的承载能力。昆山出口加工区A区,落户外资企业21家,用地总量1495亩,投资总额10.2亿美元,平均每亩土地的投资额达到68.2万美元,2003年,昆山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美元,成为我市重要的外贸进出口基地。
    
人才铺就昆山之路,这是昆山人总结二十多年发展历程得出的结论。现年,每年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100多期,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兴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启动实施“1138工程,截止2007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21846人,每万人中人才拥有量居全省县(市)之首。昆山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引进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托普信息技术学院、台湾登云职业技术学院、洛阳外国语学院昆山分院、加快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据测算,这些学院全部投入运行,昆山每年可以增加1万多名大专以上职业技术人才。
    
面对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昆山市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了坚持四个巩固和四个提升,即在巩固发展外商投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民资投入的比重;在巩固发展台资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日韩欧美投资的比重;在巩固发展制造业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在巩固发展IT硬件招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软件研发项目的比重。昆山正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全面实现江苏省委提出了要成为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的目标。
    
注释:
     ①②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150143页。
     ④⑤⑥⑦⑧⑨⑩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78370~371372363375377~378274页。

 

作者:郑斌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