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摧枯拉朽凯歌旋 -- 泰州解放纪实
 
来源 :  10:36:24


  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是江苏著名的革命老区。泰州解放区南临长江,与敌重兵把守的江阴要塞隔江对峙,为苏中解放区的江防门户、战略重点。1948年秋,随着济南战役的胜利和淮海战役的展开,泰州军民配合人民解放军投入收复沦陷区的战斗。1949121日凌晨,泰州国民党反动派狼狈撤逃,人民解放军进驻泰州城内,泰州人民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

 

 

  1948年底至1949年初,随着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苏北地区国民党军主力已基本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残余之敌如惊弓之鸟纷纷向苏南撤逃,除少数中心城市外,长江以北广大农村已基本解放。

  为配合淮海战役,牵制苏中南线敌人北调,根据苏北军区指示,华中一分区4个团、九分区2个团于194811月上旬在曲塘组成长江纵队,实行统一指挥,联合作战。泰兴、靖泰、如皋县团各1个营组成1个团归建该纵队。新组建的长江纵队,两个月内在泰州境内连续进行了4次攻势作战。

  1113,长江纵队攻打姜堰,激战持续4天,解放姜堰大部地区。27日,长江纵队一部发动口(岸)泰(兴城)攻势,后主动撤出战斗。124,长江纵队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再次攻打姜堰,6日解放全镇。姜堰战斗的胜利,打乱了敌人在苏北通扬一线的军事部署,给泰州守敌以严重威胁。随后,长江纵队派遣两个营向泰州东部九里桥进发,毙、俘保安团残部160余人,进逼泰州。

  194811月,兴化、溱潼两县军民向残存的敌人据点发起进攻。1212,国民党军进行撤逃前的疯狂洗劫,并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杀害被囚禁的解放区干部群众50多人。13日晨,最后一批驻兴化国民党军4000余人弃城而逃。逃敌沿南官河分水陆两路南逃到孔庄时,遭守候在那里的溱潼独立团阻击。战斗结束后,溱潼独立团率先进入兴化城。同日,兴化县党政军机构进驻兴化城,并成立兴化军事管制委员会。16日,溱潼驻敌南逃,溱潼独立团接收溱潼镇。

  1229,长江纵队在泰兴发起(泰兴)城黄(桥)线攻势。此战采取围城打援战术,佯攻黄桥,伺机歼灭泰兴城来援之敌。1231日夜,八、九团佯攻黄桥。泰兴守敌果然于194911日出援。敌军第二三○师副师长苏桂卿亲率师直一部及六八八、六八九团(1个营留守泰兴城)和土顽1个中队,于中午抵达官沟、姚家埭、司马墩、失迷一线。预先设伏的长江纵队一团、三团、四团突然出击,打得敌人猝不及防,乱了建制,无法实施有效指挥,重兵器未及发挥作用,山炮才打1发即被缴。长江纵队领导命令战士暂不收缴武器,继续穷追猛打溃散之敌,使其无喘息之机。由于各部紧密协同,仅激战约半小时,即全歼来援之敌。

  在长江纵队的有力阻击下,国民党东路援军第二十一军的7个营于1日深夜才抵达黄桥,2日凌晨配合黄桥守敌二三○师六九○团西出黄桥,见其同伙被歼,又立即返回黄桥。3日凌晨分别撤逃至如皋、靖江。黄桥重镇重返人民怀抱。

 

 

  随着解放军连续攻克姜堰、溱潼、黄桥等苏中重镇,泰州城内的国民党政权和守军深感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采用很多手段维护统治,如禁止集会结社游行,催征欠赋,关押抗捐民众,加强对物资运输的审查等,但这些虚张声势的手段并不能阻挡败局。1949117,泰县县长丁作彬随败退泰州城内的国民党军五十一师一个团撤逃镇江,从镇江对其部下先后发回三电:一令“死守”,二嘱“待命”,三告“撤走”。并指派国民党泰县警察局督察长王锦江以“发饷”为名,向全城商民勒索黄金500两,同时指使保安队常备中队四处劫掠,被抢钱财计伪金圆券2000余万元。120,丁从镇江返泰率部撤逃,原拟出南门口走口岸往镇江,下午开发前发觉南门外有人民武装,改于21日拂晓前从西门沿扬泰公路仓皇西逃。撤退之前,为迷惑民众,又虚张声势地在街上贴上了“欢迎李军长(国民党一○○军军长李天霞)来泰驻镇”的标语。

  泰州城内的地下党组织,也在积极行动,配合新政权建立。为领导和推动泰州城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早在1947年春,泰县县委特派员姚干就以“泰源米店”老板的身份进入泰州城,并于1948年初组建了智堡工人党支部。为进一步加强泰州城区和解放区的联系,搜集情报,19486月,华中一地委派程兆瑞到泰州建立了秘密联络站,政治交通员和联络员俞秀等同志也相继进城。继而,苏北军区第一军分区又在泰州建立了情报站。三个系统为配合解放区的斗争,配合部队解放泰州,把泰州完好地交到人民手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特派员姚干安排共产党员打入城区工厂做群众工作,并指示智堡工人党支部设法测量了护城河的宽度和深度,绘制了泰州地形图,还亲自编写《进城手册》。当丁作彬撤逃的行动被华中一分区公安局直属泰州联络站侦知后,站长程兆瑞同志便立即派政治交通员陈明去地委报告,同时带领所属联络站人员俞秀、陈同之等于121一早迅速进入城内,由南门进驻城内钟楼巷,分头进行解放军入城前的准备工作,如与地方上层人士联系,张贴事先印好的宣传材料《约法八章》,安定民心,通知商店正常营业,并负责维持社会治安,接受匪党团及军政人员登记,收缴暗藏的枪支等。中共秘密党员储冉带着戚瑜、陈本肖、韩连康、陈泽浦等进步青年走上街头,张贴宣传标语、漫画等,并封好国民党敌特机关及县政府的门窗,迎接解放军进城。陈本肖还赶写了《告工商界书》,号召工商界人士看清形势,维护治安,发展生产,迎接解放。

  解放战争的巨大胜利、中共地下工作的政策宣传和东北、华北、淮海许多城市解放后的实际情况,使泰州城内各界人士对共产党解放军的认识加深。民族资本家吴云山在敌人撤逃前,从上海赶回泰州,敌人撤逃后,他出面组织维护社会秩序,看守机关,并派人到乡下去欢迎解放军。2800多家商店店主,照常开门营业,市面基本正常。工厂的工人、学校的教员以及一些公共事业机构人员,自动组织起来,护厂、护校、护物资,公共事业机构的物资完整无损,全城电话线路畅通无阻,工厂照常发电。邮政局、电话局等单位收到了中共地下组织的宣传信,对共产党解放军的政策有所了解,在国民党政权撤逃后仍坚守岗位,保护公共财产不受损失。泰州商会理事长宫笑吾和一些理监事,每天一大早就集中到商会,一面关心时局,一面准备接受随时可能的接待任务。华泰纱厂部分不明真相的股东,在国民党政府的策动下,试图将厂迁往江南。进步工人孙步衢、穆巧珍等人带领全厂工人,坚决不取一分遣散费,坚决不离泰州城,千方百计保住了工厂。

  21日下午,苏北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团(泰兴县团)从觉正寺方向进入泰州,在西仓桥口商会门前受到群众欢迎,鲜艳的红旗插上泰州城头,古城泰州终得解放。

  24日,泰兴城守敌二三○师残部从龙梢港逃往江南;其余土顽则由天星桥鼠窜过江。25日,泰兴县委、县政府机关在撤离泰兴城3年之后,重新胜利入城。泰兴城解放后不久,国民党在泰兴的残余势力先后退守沿江线。

  19491月,国民党反动派在靖江境内只剩下靖江城、孤山镇、柏木桥、公所桥、高桥、八圩港等孤立据点。24日,靖江县团第一、第二营围降孤山、柏木据点。28日,靖江城守敌弃城南逃,靖江县团沿靖八公路两侧跟踪追击,途中连克公所桥、高桥敌据点,追敌至高桥以南,给敌以重创。29日上午,靖江党政军机构回驻靖江城,并举行入城仪式。

  渡江大军进驻泰州地区后,48,警备六旅十六团在二十三军炮兵配合下,攻克了龙窝口,又乘胜拔除江边其他敌据点。15日夜,警备六旅十七团1个营及炮兵连激战4小时,攻克平安洲;18日,警备六旅十六团配合二十军六十师1个团经18小时激战,攻克永安洲;19日,警备六旅十八团在旅直山炮营和二十军6个炮兵连配合下,激战4小时,攻克北沙岛。423,靖江县团三营配合第三野战军教导师和华东警备第八旅,逼降靖江八圩港口之敌。至此,泰州地区全境解放。

 

 

  1949年1月22日上午10时,在全城人民的欢呼声中,苏皖边区第一军分区第三团正式进驻泰州。中午,市军管会、市政府、市委工作队抵达。同日,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泰州警备司令部及所属六个镇镇政府同时成立,市委书记莫珊,市长顾维汉,军管会主任陈直斋,警备司令部司令游玉山。24日,人民政府各部门正式对外办公。

  为做好全面的接收接管工作,军管会颁布了一系列布告、通告、训令,对全市财政金融及反动党团组织做出了具体规定。接收接管的重点为国民党原有机关、银行、粮食仓库、交通、邮电等部门。接管后的机关、学校、公营企事业单位,均保留原建制不变。

  刚刚解放的泰州城,国民党政府留下了混乱的经济局面,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为快速整顿混乱的经济局面,新生的人民政府加强金融管理,及时排除伪币。市排除匪币委员会向全市发出布告:218日后金圆券不得再在市场内流通,在此期限内,各商店只收不付。同时,发动各行业集中手中的金圆券,分别派人到尚处国统区的江南购买物资回泰。将金圆券大量带出去,换购的物资成批运回来。经过努力,在大军渡江前夕终于完成了排除匪币的任务。

  为强化社会治安管理,进一步打击少数顽固不化以及暗藏的国民党敌特分子的破坏活动,泰州市委、市政府迅速建立并完善公安司法机构,对藏枪不交、拒不登记甚至继续进行犯罪活动的敌特分子,实施逮捕并分别进行审处。为进一步分化瓦解并教育改造国民党敌特人员,市公安局先后举办两期敌伪骨干人员感训班,通过教育,多数人愿意悔过自新并立功赎罪。为稳定社会秩序,泰州市委还组织工人纠察队和治安委员会,配合派出所进行巡逻,广泛发动群众,维护社会治安。

  兴化、姜堰、泰兴、靖江也先后在解放的同时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全面接收、接管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机构,进行平抑物价 、剿匪肃特,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使社会秩序迅速趋于稳定。全面接收、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泰州人民集中一切财力、人力支援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打下良好的社会、政治基础。

  解放了的泰州地区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下,踊跃支前,动员59万民工,筹集各种物资,筑公路,修桥梁,运粮草,救伤员,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锦云 撰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