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科学决策,开辟“两个率先”实践新境界
来源:新华日报 2012年08月16日
来源 :  09:07:58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央对江苏一以贯之的明确要求,是江苏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
  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团结带领7800万人民,牢记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要求与江苏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具体化,不断开辟“两个率先”实践新境界。
  “四优先”,把科学发展在江苏具体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咬定“两个率先”目标不动摇,从提出“三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四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到制定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扣住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2004年5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强调,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十大举措。随后,省委、省政府在继续抓好富民优先的同时,分别对实行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作出具体部署,使“四优先”方针成为科学发展的鲜明导向,推动科学发展在江苏成为现实。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从2003年的9262元增长到去年的26341元,年均增幅13.9%,超过了同期GDP年均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4239元增长到去年的10805元,年均增幅11.7%,并且从去年起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从科教优先发展看,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将科教兴省战略调整拓展为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新增创新驱动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阶段,开始第三次战略转型。
  从节能环保看,“十一五”期间,江苏完成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目标,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分别达到19个、6个,占全国的1/4和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003年7月召开的省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了《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不含水分的、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
  推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是重要保证。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调整财税分配体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在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强化科学发展导向,全面实施“八项工程”
  2011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了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明确要求,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了新的强大动力。  全面落实“六个注重”新要求,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八项工程”,以此作为推进“两个率先”的重大举措。省委、省政府相继对“八项工程”及其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建立了由104个定量指标构成的监测统计体系。一年多来,大部分量化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
  转型升级工程提出,坚决打好转变发展方式这场硬仗。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提高到36.7%;苏北经济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发展提前一年实现国家规划确定的第一步目标。
  科技创新工程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去年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占GDP的比重提前四年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全省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创业类人才居全国首位。
  农业现代化工程提出,到2015年苏南等地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去年全省水稻亩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八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今年夏粮生产实现“九连增”。
  文化建设工程提出,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文化强省。一年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30%左右增速,4家省属重点文化企业继续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省及13个省辖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民生幸福工程提出,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构建公共服务六大体系。今年上半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9%和14.7%,“六大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提出,率先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去年全省公众安全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在首次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绩效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提出,使“生态文明”成为江苏的重要品牌。几年来,以太湖为重点的流域污染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去年生态省监测指标分值较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有9项指标超过国家生态省建设标准。
  党建工作创新工程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深入开展“三解三促”,创先争优、人才队伍建设等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
  “八项工程”的实施,推动江苏各方面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迈出了科学发展新步伐。
  指标引领,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
  2011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的新要求。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继往开来”,最重要的就是继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之“往”,开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来”。
  “两个率先”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到2010年底全省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去年有3/5的县(市)达标。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实现“第一个率先”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把研究和推进“第二个率先”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失时机地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2011年11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今后五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全面建成体现党的十七大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借鉴全面小康建设的成功经验,2011年初,省委、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组成联合课题组,开展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和指标体系研究。今年1月,《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传递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鲜明导向。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充分肯定江苏率先制定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探索,希望江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全面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推动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落实温家宝总理在江苏考察时作出的“苏南地区应该做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的指示,去年底以来,省发改委等部门和苏南五市围绕苏南地区现代化的现有基础、目标导向、重点示范领域等,在14个方面开展35个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近百万字的研究成果。7月初,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9个部委百余人的联合调研组深入苏南调研。在国家层面编制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江苏,再次踏上了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率先探路、积累经验的新征程。
  本报记者 陆 峰 顾雷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实践”系列报道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