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党的十七大以来民生思想探究
许 平
来源 : 《党史资料与研究》2012年第4期 09:52:51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紧系国运,与社会建设和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民生问题的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民生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民生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述。

一、 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

  "民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对我国传统文化中民生思想的合理吸收,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

  我国古代的民生思想内涵丰富,是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民生"思想的论述,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就是指百姓。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也十分关注民生,他认为"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简言之,国计民生。"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因此,"民生"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人民的生计,主要指的是民众的基本生存和基本生活状态。由此可见,民生思想是我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治国安邦的政治思想。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只有安众养民、培根固本,才能治国安邦、长治久安。这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民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是对我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二) 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虽有内容丰富的的"民生"思想,但主要还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其实质就是"治民",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统治,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总结我党治党治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认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马克思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为指导,并对其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他指出,社会财富是工人、农民、劳动知识分子创造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原理的突出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原理。邓小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也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党的最高利益,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写上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本质性内容。他还进一步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又予以新的发展。他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他同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三)现实国情的需要

    目前,我国国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的社会现实、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高的需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等现实情况均使得我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发展任务。针对以上我国出现的许多新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民生思想的最根本的思路就是"要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并且能够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既要尽量尊重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又要争取满足人们共同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生活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民合法益权;要时刻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民生思想的具体落实,不仅遵循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根本,更体现着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上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民生思想的重点,明确地将发展观首先落实到""的生命生存和生产生活等基本民生问题上。当然只有解决好基本的民生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第一要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条件;同时,要兼顾全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的自由幸福和""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加快推进改善民生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把社会和谐作为民生改善的重要尺度,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我国社会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问题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因此,改善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这同时也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

二、 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民生思想。在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民生问题的投入,使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

  (一)所谓经济民生,是指经济层面的人民生计问题,也就是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层面的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解决经济民生问题无疑首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的,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而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展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只有生产力发展,创造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使人摆脱贫困状态,才能让人在基本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人的自由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经济民生的解决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节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财富分配,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最广泛的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就必须解决经济民生问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善民生创造丰厚的物质基础。总之,经济民生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所谓政治民生,是指政治层面的人民生计工作,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政治权利需求

政治民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通过各项政治体制改革,为维护和扩大人民民主权利提供政治保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党的十七大是我党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将民主进程推向前进的一次重要会议,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权利的真实性得到切实保障,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深化当前所有的改革,就不能克服改革中所碰到的阻力。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用政治体制改革来推进民生问题的落实,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目的,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坚持政治体制改革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坚持政治体制改革正确方向的本质要求。政治民生建设,关系着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社会的稳定,也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思想的执政理念和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政治民生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三)文化需求是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国家生命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兴起和信息技术发展,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凸显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关注民生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文化民生"工程,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此,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之中,并推进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第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客观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是能否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健康发展、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识和认同感、归属感。那么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剔除糟粕,吸收精华,使其优秀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从而为改善民生发挥精神支柱作用。第三,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质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总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文化民生思想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中华民族民众的文明素质。文化民生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四)社会是民生的载体,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较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和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民生问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扩大、人类环境的破坏、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等问题十分严重。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社会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应该自觉担当起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年来,为了让人民享有改革发展更多成果,我们党从社会民生方面着手,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国家财政向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倾斜,一些重大民生问题开始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实施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同时,党和政府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解决群众强烈反映的民生问题等。

  总之,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三、 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

    党的民生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的飞速的发展,GDP 的总量也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的 GDP 超过了日本跃居于世界第二。虽然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增强,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但是,许多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将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要想解决这些社会矛盾,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完善等民生问题,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最后胜利。

  (二)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而我党的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期党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也日渐突出。部分党员干部受到资本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思想作风出现极大的偏差,以致腐败问题日趋严重。这成为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巨大阻碍,更不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民生思想,是纠正一些党员干部的不良作风的理论武器,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有利于指导我们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不断上升,以民生工作为出发点的党中央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目标。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目标,要求文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要切实的把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努力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改革教育体制,深化教育的发展,更新教育的发展,优化教育的结构。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桥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需要靠教育来实现的。我们必须从民生问题出发,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为着眼点,才能真正使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深入人心。只有解决好了民生问题这个本质的东西,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顺利完成和实现。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民生思想最本质的要求是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出发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断扩大我国的就业形势,不断稳定物价和房价,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的好转等。当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我们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各种社会民生矛盾的不断解决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铺平了道路。只要我们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将在惠及民生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党史党建研究所)

参考文献:

①《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86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5页。

③赵睿、施光跃:《试论十六大以来党的民生思想的理论创新》,引自《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4月第32卷第2期。

④潘玲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探析》,引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6月第22卷第3期。

⑤许发祥:《浅析孙中山民生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引自《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3卷。

⑥申云兰:《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探析》,引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9月第24卷第9期。

⑦刘强、韩太平:《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民生思想及理论贡献》,引自《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⑧蒋淑晴:《邓小平理论之民生关怀思想策略》,引自《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月第1期。

张林:《胡锦涛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引自《云南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26卷第2期。

王涛:《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及其启示》,引自《理论探索》2010年第2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