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党史网是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主办的党史研究与宣教网站。本网站正在改版升级调试中,部分内容可能无法正常显示,敬请谅解!
当前所在位置:
十六大以来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发展
叶英姿
来源 : 《党史资料与研究》2012年第3期 10:12:0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复杂变幻的国际环境,应对时代条件和执政环境的深刻变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立足实践,创新理论,克难奋进,勇立潮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中国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为中国的未来开辟了光明的前景。10年来,我们党的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探索中深化,在创新中推进,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核心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早由邓小平提出,党的十二大以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至党的十七大,将其归纳为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又增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这个主题含义深刻,涵盖广泛,统帅和引领了新时期发展全局。
  1.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核心。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研判形势、研究规律和研析实际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探索并丰富了科学发展观。2003年4月和8月,胡锦涛先后在广东、江西考察工作,在坚持全面的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同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明确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2.以改革开放为途径。党中央充分肯定、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改革开放的三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人民富裕和民族振兴;二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三是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保障。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党的十七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位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任务,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环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2008年12月,胡锦涛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崇高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十七届四中全会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到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二)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和目标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五个统筹”。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三个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转型升级在统筹区域发展和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得到深入贯彻。2003年10月,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协调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三)强化以民生保障为重点的社会管理和建设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收入分配格局变动,贫富差距拉大,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党的十六大从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指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2005年4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至2011年5月,共制定国家级应急预案114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第一次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论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同年3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在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至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为建立健全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机制提供保证。
  (四)突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不同文明之间不可回避、不可抗拒地交流、交融和交锋,对中国各阶层人群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多样、多元和多变,对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生发了阻力。社会上思想失序、行为失范、道德失落现象严重。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弘扬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并积极解答这一问题,从狠抓精神文明到开展文化建设,进一步唱响和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树立和普及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积极进步的思想价值观念,净化党风、政风和民风,把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民族振兴的目标下,团结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中。
  思想道德建设常抓不懈。组织学习宣传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组织宣传学习先进党组织、共产党员中的英模先进典型以及各类道德模范。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8月,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9年,评选和宣传“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深化科教和人才兴国战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提出至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指出了文化繁荣发展的前进方向、根本任务、出发点落脚点、发展动力以及发展路径,成为我们党90年来第一次系统谋划文化发展战略。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分析和阐述了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强调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2009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组织全党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把党的政治思想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稳定的优势。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0年4月起,全党基层组织和党员开展创优争先活动。
    党风廉政建设狠抓不懈。党风建设突出勤政廉洁、务实高效、联系基层和服务群众。2002年12月,胡锦涛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近年来,全党广泛开展“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的“三解三促”实践活动。
    建立健全防腐惩贪机制。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1997年2月开始试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5年1月又印发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六)巩固发展民主政治和爱国统一战线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2006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同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提出发展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凝聚和动员一切建设力量和友好力量,构建最广泛的联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至2010年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237件、行政法规690余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涵盖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法律部门已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主要的法律已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上做到和谐、科学、统一。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08年2月,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到202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2009年1月起,全国推开乡镇机构改革。
     (七)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
  随着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中国走上国际舞台,多边外交活动日趋活跃,影响力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中国热”、“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的声音。同时,在新形势下,中国还面临着领土和主权,能源和食品安全,国际组织、国际条约的责任和约束,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走私、贩毒、艾滋病等问题的挑战和考验。10年来,我们党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挫败“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阴谋。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06年4月起大陆陆续出台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以经济文化融化壁垒;2008年12月,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2010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制度化进程。对台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在国际上,中国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倡导科学发展、和谐世界、互利共赢、包容性发展等理念,在主动适应和积极参与世界格局变革调整中,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借鉴。2005年,胡锦涛先后在雅加达峰会、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倡导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同年8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至2011年5月双方共举行14轮战略与经济对话。2006年8月,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1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十五”、“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进展良好,战略部署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扩大,民生改善,民心向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了国内的认同和支持、国际的瞩目和赞誉。
    在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经济结构逐步调整、效益明显提高、实力大幅提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为世界第二,国家实力和经济社会调控能力显著增强。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68.6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万亿元、净利润1.7万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8倍、3.8倍和7.2倍。
    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基地。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在行业分类30余大类中,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世界第一,220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农业连年增产,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载人航天、大型计算机、高速铁路、装备制造、通讯设备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世界领先,向创新型国家大步迈进。实施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建设工程,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2004年12月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并正式运营,全长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2007年底以高速公路为主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总里程3.5万公里;至2010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铁路通车里程世界第二。①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截至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6907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实现过半。这一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从一个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历史新阶段。全国13个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GDP万亿元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苏州、重庆7个。②
    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全国全面实施城乡免除学杂费等的义务教育,“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校毛入学率2002年为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1年达26.9%,普通本专科年招生681万,在校大学生数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业转移4500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十一五”期末全国城乡超过12.67亿人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9年、2011年先后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城乡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自有住房拥有率89.68%,高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③居民日用消费品供应充足,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数和汽车年产销售量世界第一。
    发挥举国体制作用,创大业、成大事,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满意度、自豪感和世界的美誉度。2008年,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第十三届残奥会,204个国家和地区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2010年5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7308万人次参观,刷新多项奥运会、世博会纪录。带领人民抵御2003年“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2010年舟曲泥石流。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在外国民、华侨利益。2011年2月,中国政府分批组织中国在利比亚人员(含港澳台同胞)35860人安全有序撤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行动。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逐步深入,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不断深入。人才工作成效明显,截至2010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1.2亿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1.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5.6%;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6%。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2003年至2011年,4.2万余贪腐分子被移送司法机关,民众对反腐败成效满意度由2003年的51.9%上升至2011年的72.7%。⑤
    中国成为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资吸引国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累计建立了163个双边外贸合作机制,签订129个双边投资协定,签署了10个自由贸易协定。近年来,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三、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
  10年来,我们党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条主线,突出关键在党、依靠人民这一个核心,在实践和理论交替作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艰苦探索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实践,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第一代党的领导核心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代党的领导核心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三代党的领导核心探索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之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下,党的领导核心一以贯之,代代相继,坚持并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在中国背景和条件下,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发展的新内涵、新高度和新境界。
    二是战略导向,分步实施。我们党在制定长远战略目标后,咬定青山不放松,埋头苦干求落实,具有远大目标与短期任务相结合、胸怀理想与艰苦拼搏相结合,排除千难万险,勇于夺取胜利的光荣传统。
    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的奋斗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分别召开了七次、六次全会,先后就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制定“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进行了具体分化和落实。
    三是深化学习,坚持创新。从执政兴国的高度抓学习、求创新。在学习中把握时代脉动,在创新中推动事业发展,是关系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成效的关键。
  我们党重视学习,善于在深化学习中认清历史方位、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执政思维、完善执政方略、增强执政优势,更好地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2002年12月27日,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政治学习,至2007年9月共集体学习44次;至2011年6月,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30次。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将基本遵循、总体目标和根本要求概括落脚为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四个方面。全党各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四有”(有高度的学习自觉,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鲜明品格;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握前进方向的重要保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使学习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跟上时代和实践步伐的有效途径;有良好的学风,使学习成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动力)为目标,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长才,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升了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本领。⑥
    四是善于总结,遵循规律。我们党历来就以注重理论自觉、不断深化理论而标著于世,善于清醒把握时代特征、所处社会性质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坚定站在进步潮流前列,按照人民的意愿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10年来,党自觉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判断不同时代、不同历史阶段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善于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改革创新,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途径,提高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开放型经济的能力。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放不湿。”10年的成就和经验将鼓舞着我们,10年的探索和反思将激励我们进一步坚定信仰,理清思路,勤苦实干,奋力争先,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攀登和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伟事业中的高峰。
 
 
 
               (作者单位:常州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注释:
①曾培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求是》2011年第11期。
②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卷,转引自韩洁、徐蕊:《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5月10日。
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转引自李丹丹:《上海证券报》2012年5月14日。
④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010年度全国人才资源全口径统计,《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16日。
⑤《京华时报》2012年5月15日。
⑥刘云山:《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努力把握工作规律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广度深度拓展》,《求是》2012年第9期。

作者: